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人類的壽命大幅度的延長了,這是人類幸福生活的體現,但同時帶來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心病。
01.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了
2021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2%,距離深度老齡化社會(國際通用標誌比重是14%)還有一步之遙。
同期,人類預期平均壽命達到78歲,在一些大城市,這個數據可以達到85歲。
02.家庭結構的變化和責任
2022年,“90後”已經陸續步入而立之年,這一代人遵守獨生子女的政策,他們結婚生子之後的家庭結構往往是4個老人,1對夫妻,N個孩子。
這樣的生活壓力對於一對年輕夫妻來說可想而知,為了兼顧工作,平衡家庭,子女需要幼兒園,託兒所;老人需要醫療護理,病後康復等醫護服務。
這就帶動了醫護人員和幼兒教育工作者的井噴式需求,同時也是職業選擇的一個大風口。
03.醫療資源的嚴重不對稱
目前中國的醫療和教育資源嚴重不對稱,大城市擁有絕大多數優質的醫生。
北京,上海是三甲醫院分別是59家,43家;而整個山西省只有三甲醫院26家。
04.醫生是一種厚積薄發的職業
這不僅僅是因為城鎮化的進程,人都湧向大城市了,而是因為培養這類的人才週期長,難度大,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積累。
但同時醫生的職業也是有“學歷歧視”的,知名院校畢業的和一般院校畢業的,大城市的和城鄉結合部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語。
醫生的職業道路,往往是厚積薄發的,工作時間越長,經驗越豐富,未來的職業發展空間越大,這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手藝。
05.醫護人員的人生價值
對於剛入行的年輕人,選擇在大城市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和專業醫生學習,面對大量的患者,不僅能快速積累業務能力,還能體驗人生的價值。
如果說“滾雪球”的關鍵是選擇職業方向的話,站在2022年,醫護人員無疑是最好的職業之一,因為它提供了足夠長的雪道,足夠多的雪量,可以讓年輕人滾動人生。
但是,也是有一個悖論的。
醫護人員的需求固然很大,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專業醫護的,你不僅需要專業技能過硬,還需要情緒穩定,善於溝通,有責任心。
總結
醫護人員面臨的是長期的作息不規範,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複雜的治療過程,各種突發情況,這需要我們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心中沒有“天使”和“夢想”,即便風口來了,你這頭“豬”永遠也飛不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