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有發友說頭髮似乎掉的更多了,非常著急,不知道是不是脫髮加重了,對治療也快失去信心了。

但有人掉頭髮,也有人在長頭髮,來報喜說“頭髮長出來了”“稀疏恢復了”的發友同樣有很多。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幾位發友的恢復戰績,希望正在掉頭髮的發友也早日登上“生髮榮譽榜”!

案例一:頭頂稀疏+細軟

第一位發友,就是典型的頭髮細軟,出油也很多,很多脫髮的發友也都會擁有這種“同款”髮質。

之後頭頂開始稀疏,一開始沒有在意,後面頭髮越掉越多,前額髮際線:也後移了,發友也開始著急了,於是找到了好頭髮,選擇植髮方式快速解決。

為了更好的效果,男性植髮時建議剃光頭,對種植區和取發區的劃線設計也很有幫助,也更方便種植。

由於稀疏面積比較小,發友的恢復速度會更快一些。

術後9個月的時間,植髮效果基本都出來了,頭頂頭髮非常濃密,前額也改善了很多,整體頭髮看上去濃密黑亮。

案例二:女性發縫稀疏改善

和男性頭頂稀疏類似,女性的頭頂也時常受到脫髮的威脅,只不過由於頭髮比較長,常常表現為發縫的稀疏。

這位發友就是典型的女性發縫稀疏,頭髮每天出油很多,但仍然屬於比較輕微的脫髮,所以用藥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治療4個月後,發友的發縫明顯改善了很多,兩側長出很多頭髮,成功搞定寬發縫,髮質也有了很大變化

案例三:前額M角光裸

第三位發友和前兩位有所不同,他的頭頂倒是沒有稀疏,但前額已經光裸了。

同樣是開始時候沒有太注意,等到重視的時候,自己髮際線的兩側已經後移到頭頂,基本光裸了,形成一個M形。

前額只剩中間的一抹“小鬍子”,雖然說還有頭髮,但看著確實有點滑稽,發友也是迫切的想要改變形象

這種情況已經不適合用藥了,植髮是最合適的選擇。

在植髮做完手術的第11個月,發友的形象就發生了大改變,前額M角被濃密頭髮填平,擁有了正常的前額和髮際線。

很多人會擔心植髮後取發區——後枕部會禿,其實並不會這樣,提取毛囊不是取某一片,而是分散式提取,不會影響後枕部的髮量。

看這位發友植髮11個月之後,後枕部也已經完全長好了,根本看不出來後枕部取發的痕跡,所以大家不需要擔心取發區會取禿。

案例四:前額稀疏+M額角

這位發友和上面那位發友情況相似,都是前額稀疏+M額角,只不過程度不同。

下面這位發友前額稀疏面積較大,已經蔓延到頭頂,兩側形成的M額角面積也要更大一點。

這種情況同樣適合選擇植髮來解決,但他的植髮面積也會更大。

發友在植髮 10個月之後,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頭髮已經恢復的相當好,找回了濃密的秀髮,和脫髮的他簡直判若兩人,頭髮效果非常穩定。

看了上面的這些案例,我們也能發現,很多發友都是一開始沒有重視,等到問題嚴重了,出現了明顯的髮際線後移和頭頂的稀疏,才開始重視。

而脫髮是一個進行性加重的過程,隨著時間發展情況會越來越嚴重,脫髮的恢復時間和難度也會受到影響。換句悲觀的話來說,大部分人禿與不禿是命中註定的事情。

因為大部分脫髮群體,脫髮的根本原因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這種脫髮的型別叫做:雄激素源性脫髮(androgenicalopecia,AGA)。

如字面上提示的那樣,雄激素和遺傳因素的聯合作用導致了臨床上特徵性的脫髮。很多研究表明,雄激素受體的基因與男性型脫髮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的長輩中如果有禿頭,那麼你就有可能遺傳脫髮的基因。

雄激素在男性型脫髮中的作用最初是透過對睪丸閹割者的研究得以證實。閹割者不發生男性型脫髮,但給予雄激素替代治療後又可發生雄激素性脫髮。

對於男性來說,雄激素脫髮是由於體內雄激素睪酮與5α-還原酶作用後變成二氫睪酮(DHT)對毛囊攻擊,使毛囊萎縮,於是頭髮密度進行性的減少最後甚至光禿。

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所以脫髮也有等級之分如下圖,不同階段性的脫髮表現不同。

脫髮等級的分類標準:1級為髮際線完全正常或輕度後移;2級表現為額顳部發際呈三角形後移,距外耳道連線處達2cm; 3級是額顳部發際後退更明顯,距外耳道連線正常髮際超 過2cm; 3級變異型常見於老年人,頭頂全禿伴額顳部後退,程度不超過3級;4級是頭頂部脫髮伴額中部發際後退,一束濃密的頭髮將這兩個區域分開;5級前額部更大瀰漫性脫髮或禿頂,隔開這兩個區域的髮帶縮窄、毛髮密度減低;6級是馬蹄形脫髮,側面和後面脫髮區增加; 7級是男性雄激素源性脫髮的嚴重形式,除馬蹄形脫髮外, 耳周和枕部均出現脫髮。

但所有脫髮的典型特徵是頭髮逐漸變成了毳毛,最終這些毳毛脫落,毛囊萎縮消失,只剩下光滑的頭皮,所以發現自己有脫髮跡象需要及早干預

對於女性來說雄激素脫髮的表現特徵又跟男性不太一樣,女性脫髮呈瀰漫性脫髮,具體表現為頭髮變細和密度下降,導致頭髮總面積減少,如下圖。

除此之外女性還有特殊型的脫髮:

1. 產後脫髮

產後脫髮是最常見的女性脫髮型別,它不是分娩後即刻發生的,一般在產後2~7個月之間出現。其脫髮特徵是頭髮先由黑變黃,從前額髮際線開始脫落,使髮際線後移,隨後兩鬢和頭頂部頭髮也逐漸脫落,最後整個頭皮的頭髮變得稀疏、枯黃,醫學上也稱之為“分娩後脫髮”。

產後脫髮,屬於正常的現象不必過多焦慮,這種脫髮一年後身體是會自愈的。

2.女性藥源性脫髮

女性藥源性脫髮通常表現為瀰漫性的非瘢痕性脫髮,它是藥物的一種不良反應,導致這一不良反應發生的主要是抗腫瘤藥物,而大多數藥物可能是個別脫髮病例的原因。

藥源性脫髮需要看醫生,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停藥,畢竟有些藥的副作用就是掉頭髮。

3.營養性脫髮

由於大眾審美的變化,很多女性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從而節食,少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於是就會出現脫髮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只要恢復飲食頭髮就會回覆正常。

除了雄激素和遺傳因素,長期作息不規律熬夜,精神壓力過大也會誘發原本有遺傳因素脫髮的人脫髮程序。有遺傳基因也不是絕對就會脫髮,因為遺傳這個機率也有顯性與隱形之分。

那麼如何拯救以及預防禿頭?

一、日常注意保養

1. 飲食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日常飲食需要均衡,魚、肉、蛋、奶、蔬菜,粗糧、水果都需要吃,這樣就不會因為缺乏營養而導致脫髮。

如果還覺得比較恐慌,我給大家說說可以預防脫髮的食物。

綠茶:有研究資料表明,綠茶裡的活性成分EGCG,對正常的表皮角質形成細胞有促增殖作用。

維生素B族:維生素B2利於頭髮生長:雞蛋、帶魚、菠菜、南瓜;維生素B3維護頭皮健康:甜菜、牛肝、鮭魚、金槍魚、花生;維生素B6促進頭皮黑亮:穀物、香蕉、豆類、土豆。

含鋅食物:能夠減少因為皮脂腺油脂分泌,改善面板炎症:牡蠣、鷹嘴豆、雞蛋。

飲食上可以預防脫髮,但是僅僅透過飲食對於改善治療脫髮的效果微乎其微,飲食只是輔助的療法。

2. 頭皮養護

中胚層療法

中胚層皮下注射的方式在一些有醫療資質的養髮機構中普遍存在,是將毛髮再生所需要的頭皮毛髮細胞再生因子,注入頭皮下的中胚層,喚醒毛髮新生的細胞源。

從而解決毛髮稀少,細軟,脫髮,頭皮油膩等一系列頭皮毛髮問題。

二、藥物改善脫髮

塗抹用藥:米諾地爾

此藥分為2%與5%兩種濃,女性使用2%濃度,男性使用5%濃度。

米諾地爾可減少頭頂脫髮及刺激頂部毛髮生長, 50%患者發現治療一年後有一定程度的毛髮生長。對禿頂時間 <5 年者, 直徑不超過 l0cm, 尚存有一些稀疏頭髮者, 即有微型化毛髮者, 療效最佳。

想要有顯著的效果需要堅持用藥3個月後才行,但停藥後, 新生毛髮仍會有脫落的可能性。

此藥可能會引起多毛症、心跳加速、毛囊炎症、過敏性皮炎等副作用,如果要用藥請遵醫囑,切勿擅自用藥。

口服用藥:非那雄胺,螺內酯,達英35

非那雄胺是5α還原酶的抑制劑,可以降低體內的DHT(二氫睪酮)的含量來減少毛囊的傷害。

螺內酯,達英35是女性調節雄激素水平的用藥。

以上的口服藥都需要看醫生,醫生根據你的而實際情況給你用藥方案,千萬不要自行用藥。否則男性可能會出現陽痿、乳房女性化的副作用,女性則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月經不正常的情況。

用藥改善脫髮使用與脫髮初期,可以及早緩解改善脫髮程序。

不管是上圖發友的藥物改善案例還是植髮改善案例,越晚治療,恢復的可能性就越小,恢復的時間也越長、花的錢還越多。

所以,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正在脫髮一定要及時治療,根據脫髮的情況選擇治療的方式,才能儘可能早的恢復。

32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脫髮?中醫說這幾種情況其實並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