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氣候乾燥,樹葉凋零,在這樣的季節裡,人也更容易掉頭髮。“最近在門診,問起脫髮的人,比以前明顯多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說,“其實,正常人約有10萬根頭髮,每天脫落頭髮100-150根以內均屬生理性脫髮,不必緊張。”
自測是否正常脫髮?
1.拉發試驗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從頭髮根部輕輕捏住一縷頭髮(約40-60根),順著頭髮輕拉。如果只有1~2根頭髮脫落,不用擔心;如果能捋掉3根及以上,要小心脫髮問題;如果一次捋掉超過5根,說明有嚴重的脫髮問題,趕快看醫生。
注意:剛洗頭之後做拉發試驗不準確,請至少在洗頭後1天做,3-5天不洗頭再做更可靠。
2.觀察枕頭
比如在早上睡醒後,看枕頭上掉落的頭髮有多少根,然後用掉落的根數乘以3,即是一天的大概掉髮量。
要知道這些脫髮都算正常現象
一、中年髮量減少,不可怕。
女性35歲左右,男性40歲左右,頭髮開始減少,這應該符合正常生理規律的表現,無需過度緊張。鄭豔華指出,不良的情緒對頭髮也存在不良的影響。因為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發。肝藏血,發為血之餘。”肝腎虧虛,精血不足,毛髮失養。而如果長期處於驚恐和緊張的狀態,繼而影響睡眠,則容易導致肝腎氣血虧虛,出現或加重脫髮。
二、秋冬季掉髮,不可怕。
每天脫落頭髮100-150根以內屬生理性脫髮。鄭豔華解釋,因為頭髮生長是一個迴圈反覆、週期性的過程,每根頭髮生長一段時間後都會進入退行期,繼而毛根萎縮,進入休止期,引起頭髮脫落。雖然正常掉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頭髮變得稀疏,但是這種稀疏程度基本上肉眼觀察不到。
脫髮則不然,脫髮不僅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區域性頭髮變稀,甚至是光禿,而且仔細觀察還會發現脫髮掉落的毛髮根部大多有白色脂肪粒。
三、產後脫髮,不可怕。
產後脫髮也是一種生理現象,一般在產後3-7個月左右出現,6~9個月會自行好轉,最長不超過1年,一般可以自愈,所以無須過分緊張及特別治療。 中醫認為,由於產前母體氣血虧耗,產後虛且產乳及餵養嬰兒,容易導致母體的氣血虧虛,血不能上至巔頂濡養毛根,毛根乾涸,致發虛脫落。而斷哺之後,多注意調理則血足而發增。而同樣,那些大病初癒的人,由於體內血氣虧虛,也會出現髮量的減少,待狀況恢復,頭髮又會重新長出。
減少脫髮可以這樣做
1.注意休息。失眠、焦慮緊張、過度疲勞不利於氣血的生成,均可導致脫髮,注意休息,調整心態,保證充足睡眠,放鬆心情,適度的體育活動均有助於頭髮生長。
2.少食煎煮油膩之品。嗜食肥膩、煎炸、辛辣刺激之品,容易導致脾胃溼熱,出現頭面油膩,而脫髮。均衡的營養有助於生髮,適當補充杏仁、貝類、牛排、豆類、雞蛋、奶製品、柑橘等。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季節性脫髮。
3.減少紫外線的照射、燙髮和染髮、游泳池的水均會對頭髮造成損害。
4.適度洗髮,重視梳頭,避免過度牽拉壓迫頭皮。
可以用“洗髮菊花散”來洗護頭髮。摘自《御藥院方》甘菊花、蔓荊子、幹柏葉、川芎、桑根、白皮、白芷、細辛、旱蓮草各20克,加一升水煎煮20分鐘,過濾後用來洗髮,能使頭髮清爽。特別適合頭髮容易油膩的人群。
洗髮時水不要太熱,最好38℃左右,太熱容易損失毛小皮。
洗髮次數不宜過勤,每週2-3次為佳。
洗完頭後,千萬不要只用毛巾擦乾,最好使用吹風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