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減肥就得動起來,高溫出汗,然而在現實中,減肥真正的定義並不是這樣。
無數案例證實了,妄想透過運動的方式減肥,不僅費時、而且費力,過程還很煎熬。
我之前就在這個問題上面就吃了很大虧,要不是後來改變策略,也就徹底告別苗條了。
減肥之前,我重達146斤,平時沒有對比,也沒感覺自己胖。
不過有一次陪幾個朋友逛街,看著別人試穿各種衣服,輪到自己的時候,可選款式卻非常少,心裡非常不是滋味兒。
為了快點瘦下來,我每天下班都去跑步,汗流了不少,時間投入也非常多。
你別說,剛開始確實管用,還不到7天,我就降了6斤多。
本以為減肥成功近在眼前,只要堅持下去,一定可以重新恢復兩位數女神形象。
一個月之後,我果斷放棄了,因為體重數值一直在140斤左右波動,根本瘦不下來,一看就知道不好使。
本來還想著,是不是到了“減肥瓶頸期”,身體內部在自我調節,只要熬過去,就能再次變瘦?
後來發現事情並不是這樣,因為變化幅度在逐漸減小,反彈的速度還加快了。
直到後來才知道,這是運動減肥的固有弊端。
可別不當回事兒,如果身體長時間卡在瓶頸期,一直這麼升升降降,最後會演變成易胖體質,再也無法變瘦。
除此之外,運動減肥的效率也一直都是人們吐槽的物件。
曾有美國專家專門做過測試,在紀錄片《鍛鍊的真相》中,他讓實驗者慢跑1小時,透過儀器測算出其消耗的能量,發現只有大概960大卡,而這隻比一塊餡餅+一杯咖啡的總量量稍高一點點(880大卡)。
前者花60分鐘,後者只要5分鐘。
如此看來,相對於邁開腿,管住嘴才是真正應該做的。
按照這個思路,我後來調整了減肥策略,對比、分析、研究,改變飲食吃法後,變化非常明顯。
從140斤到110斤之間,一點阻礙都沒有,還瘦出了小蠻腰。
在110斤階段卡了幾周,不過很快也自然過渡,我沒有額外採取任何措施。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專家提出,減肥最關鍵的還是飲食,畢竟吃下去的東西才是一切贅肉的能量源頭。
與其關注消耗,不如釜底抽薪,直接在根源處下手。
值得一提的是,改變飲食也得注意策略,不能亂改。
民間傳聞的,減肥要忌口米飯,不吃澱粉含量高的、脂肪含量高的,要以綠色植物為主食。
這並不科學,恰恰相反,代謝脂肪這項活動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能量。
如果連最基本的能量供給都無法滿足,別說是減肥了,誰都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