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脂肪肝,又稱為脂肪性肝病,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

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表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干預可恢復正常。是俗話所說的“富貴病”之一,由於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後天性疾病。要從少年時做起,從如常生活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瞭解一些自我保肝的科普知識。做到“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慎用藥物”。這樣不僅可以拒絕脂肪肝,還可以將肥胖症、高血壓、高血糖等拒之門外。

我們來看一下,重點是在“吃”的方面。

一、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一)肥胖症,特別是腹型肥胖者。

(二)糖尿病,特別是成年型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者。

(三)長期大量飲酒者。

(四)高脂血症,特別是有甘油三脂升高者。

(五)長期服用損肝藥物者。

(六)有肥胖症、糖尿病和脂肪肝家族史的個體。

二、脂肪肝的分類

(一)酒精性脂肪肝。

(二)肥胖性脂肪肝。

(三)糖尿病性脂肪肝。

(四)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五)妊娠性脂肪肝。

(六)藥物性脂肪肝。

三、脂肪肝科學合理的飲食

脂肪肝飲食治療的原則主要為適宜的熱量攝取,合理分配三大營養素併兼顧其質量,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戒酒和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調整飲食是干預大多數慢性脂肪肝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進度的重要措施。飲食干預是根據患者理想的目標體重,正確調整每天熱能攝入和科學分配各種營養要素,堅持合理的飲食制度。

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有助於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高纖維類的食物有助於增加飽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對於營養過剩性脂肪肝尤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飲食中仍要含適量的脂肪,並注意適當控制糖類的攝入,因適量脂肪攝入為人體健康所必需,即使攝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機體仍可利用糖類及氨基酸前身物質合成脂肪,而攝入過多糖類,特別是富含單糖或雙糖的甜食,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對於酒精性肝病、惡性營養不良和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以及脂肪肝性肝硬化,特別應強調補充足夠優質蛋白及熱量的營養支援療法,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加劇肝內脂肪沉積,而高蛋白飲食可增載入脂蛋白,特別是VLDL的合成,有利於將脂質順利運出肝臟,減輕脂肪肝,並有利於肝細胞功能恢復和再生。

(一)控制總能量的攝入

每日在原有能量需要基礎上減少總能量的20%,因此就需要減少主食的量,即每餐主食減少1/3,成年人每日主食﹙包括各類雜糧﹚攝入量400克﹙生重﹚。忌食含單、雙糖的食物,如蔗糖、果糖、蜂蜜等。三餐定時定量,以清淡富含營養為主。

(二)蛋白質

脂肪肝病人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宜低於60g,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魚類、禽類、畜瘦肉類、蛋類、豆類、奶類等攝取,上述食物每天至少有3種交替攝入,畜禽肉類每日總量50~75克,魚蝦類每日總量50~100克,蛋類每日總量25~50克,奶類每日總量300克,豆類每日總量30~50克。

素食者植物蛋白不應低於每天80克,但糖尿病性脂肪肝兼有腎病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不宜過多,以防加重腎臟負荷。總之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來制定不同的飲食治療方案,並在病情變化時及時進行調整。

蛋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在體內提供甲基合成膽鹼,對機體磷脂代謝以及生物膜結構和功能完整性的維持起重要作用,因而具有促進肝內脂肪代謝及保肝、解毒等功效。飲食中缺乏膽鹼和蛋氨酸,可致脂肪性肝炎和纖維化,及時補充蛋氨酸則肝臟病理學改變迅速逆轉。富含蛋氨酸的食物有雞蛋、牛肉、麵粉、大米、牛奶,常規攝入量就可以了。肝功能不全和肝性腦病者限制這類食物的攝入量。

(三)維生素

維生素B、C、E在體內參與肝臟脂肪代謝,對肝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在各種原因的脂肪肝中,特別是酒精性脂肪肝,機體可因脂肪組織堆積,合併飲食中維生素缺乏,以及肝臟對維生素攝取障礙和消耗增多,導致肝臟內維生素缺乏。因此,增加富含維生素B、E、β胡蘿蔔素,具有的抗氧化功能有助於防治酒精性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B族維生素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泛酸素在組織內變成輔酶A,體內許多反應(包括脂肪酸的氧化及合成)需輔酶A參與完成。維生素B族的食物來源是瘦肉、肝臟、未精加工的糧谷等;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是新鮮蔬菜類和水果類,蔬菜每日不少於500克,水果每日不少於200克;維生素E的食物來源是植物油、堅果、肝臟等;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是動物肝臟、魚類、胡蘿蔔等。

四、禁菸酒

長期過量飲酒或短期內連續酗酒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原因。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進入體內的酒精90﹪在肝臟代謝,它能影響脂肪代謝的各個環節,最終導致肝內脂肪堆積,最終導致脂肪肝形成。乙醇這個東西只要進入體內就要到肝臟,哪怕一滴酒對肝臟都有損害。

抽菸對於肝臟的危害極大,特別是長期大量的吸菸人群,菸草中含有尼古丁、菸鹼、焦油,透過肺部進入血液,最終都是透過肝臟進行代謝,容易造成肝臟的損害,肝細胞的壞死。不僅容易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而且有小機率導致肝癌的可能。

抽菸喝酒,對肝臟造成雙重損害,危害更大。

五、保持適宜的體重

中年以後要酌情調整飲食結構,養成堅持體育運動的習慣,少吃糕點、甜食,以保持熱能平衡,防止體重超重或體重增加過快。隨著交通工具越來越先進,許多人已習慣以車代步,造成活動量明顯不足,熱能消耗過少,加上飲食營養攝入過多,很容易引起過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而儲存於肝臟等器官。尤其是對肥胖性脂肪肝者來說,活動量不足的危害程度甚至大於營養攝入過多。

每天堅持適宜的有氧運動鍛鍊。體育鍛煉可以啟用骨骼肌和脂肪組織中的脂蛋白、脂肪酶,使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相互平衡轉移;可使血清中的甘油三脂和遊離脂肪酸水平降低,促進膽固醇的分解;可增加葡萄糖的耐量,保持穩定的健康體重;並可消耗體內過多的熱能。鍛鍊的形式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如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都可以,但必須堅持,如因天氣原因則在家中進行。

六、積極防治原發病

脂肪肝也可為某種原發病的併發病,脂肪肝的恢復與否與原發病的恢復與否緊密相連。肝炎後脂肪肝應積極抗病毒治療及恢復肝功能,因此積極預防和治療原發病,也是預防和治癒相關疾病所致脂肪肝的重要環節。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種原發病預防措施:

(一)糖尿病性脂肪肝:是因為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類和脂肪代謝紊亂,過多的脂肪儲存於肝臟所致。糖尿病性脂肪肝若糖代謝不糾正,則用再多的降脂藥物,對肝臟脂肪浸潤也將無濟於事,或者短期內肝臟脂肪量減少,但隨後又將復發。糖尿病性脂肪肝應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空腹及餐後血糖。

(二)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與血脂增高轉移於肝臟有關。肝炎後脂肪肝多與肝病恢復期食慾大增、盲目進補、過多地攝入營養物質、肝功能下降而影響脂質代謝,以及肝炎病毒本身﹙例如丙型肝炎病毒﹚可影響肝細胞脂肪代謝等有關。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則應儘快降低血脂水平。有的可有頭暈、乏力、心慌、胸悶、肢體麻木等,有的在眼瞼、肌腱處出現黃色瘤。長期血脂過高,可進一步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等一系列病變。

(三)營養性脂肪肝: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可以形成肥胖性脂肪肝。有人認為,只要不吃肥肉,少吃油應該不會得脂肪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理解。人體在進行營養代謝的過程中,不僅動物脂肪和植物油能在體內形成脂肪,而且澱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食物在體內透過生化反應,同樣也可以轉化為脂肪。特別是當營養物質超過熱量和代謝需要時,剩餘營養就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逐漸導致脂肪肝,這就是肥胖症和營養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當前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是營養過剩,因此,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要把體重降下來,保持適宜的體重,結合藥物干預,脂肪肝才能容易康復。反之,人為地節食、長時間的飢餓、神經性厭食以及腸道病變引起的消化不良、熱能供應不足、蛋白質供應低下等因素會引起脂肪運動增加,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釋出進入肝臟,使肝內脂肪蓄積而造成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四)防止藥物性脂肪肝: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因此平時不能隨便吃藥,特別不要隨便吃廣告上宣傳的所謂保健類的藥物。對出現症狀的脂肪肝患者,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應禁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

七、生活方式

晚飯應少吃,臨睡前切忌加餐,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保證良好的心態。烹調方式應以蒸、煮、燉、燴、汆為主。

對於脂肪肝,合理的控制飲食和堅持運動,同時作息規律,保持良好的情緒,一段時間後脂肪肝就沒有了。

注:選自我的《疾病營養》一書。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石棉是一級致癌物,為何電飯鍋中還大量使用?漲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