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位置

在食指掌面。

操作

將小兒的食指面向上,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稱為清肝經(或稱平肝或瀉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稱為補肝經。一般100~500次。

作用

開鬱,除煩,平肝膽之火,息風鎮驚。

主治

目赤,煩躁不安,驚風抽搐,小兒夜啼、傷風感冒、口苦咽乾。治療驚風抽搐、煩躁不安、目赤腫痛、五心煩熱等症,多與清心經掐揉小天心、補腎經、退六腑合用。

說明

肝為將軍之官,宜平(瀉)而不宜補。若肝虛應補時,則用補腎經代之,為滋腎養肝法。因腎為肝之母,補腎即補肝。如肝實或不採用本穴,可用瀉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腸穴代之,因肝為心之母,實則瀉其子,心與小腸相表裡。

如山根見青色(山根位置:兩目內眥中間鼻樑上低窪處),為肝有風熱,先辨其虛實,實者用平肝法,虛者用補腎法。平肝、清肺、推天河水,三穴配合以清之,即使是麻疹發熱,也可應用。因為三穴配合同時也有表散的力量,可以助疹外透,並能制止發熱上衝,且可防止併發肺炎。如已發生肺炎,這三個穴也仍然是對症的。此外,肝氣鬱結、神志抑鬱,也可以專用平肝法,功效與方劑中的“逍遙散"相同。遇肝虛欲脫,方可酌用直接的補法。

相關記載

《幼科推拿祕書》:“推肝木:肝木在食指,肝屬木,木生火,肝火動,人眼目昏閉,法宜清諸病從火起,人最平者肝也,肝火盛則傷脾。退肝家之熱,又必以補脾土為要。”

《幼科鐵鏡》:“食指瀉肝,功並桑皮、桔梗。旋推止嗽,效爭五味、冬花”

《小兒推拿廣意》:“肝木:推側虎口,止赤白痢、水洩、退肝膽之火”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喝茶對生活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