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體檢報告拿到手

你都能看懂嗎?

年末很多單位都會組織體檢,也有很多人給自己、給家人安排一個體檢,好健康安心迎新年。但是體檢完拿到報告後,很多人卻一頭霧水:

- 報告上面的箭頭⬆⬇、加減號➕➖,完全看不懂怎麼辦?

- 甘油三酯、中性粒細胞比率…這些指標都是什麼意思?

- 指標的升高或降低,是否代表著生病?需要治療嗎?

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會出現一些聽起來怪嚇人的名詞,其實不用緊張,很多情況其實是不需要治療的,以下7種就是其中比較多見的,非要治療那是瞎花錢:

1、甲狀腺結節

95%都是良性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報告上的常客,很多人非常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1釐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擔心,也不需做進一步檢查。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更不會變成“甲狀腺癌”,定期體檢觀察變化就好。

2、宮頸糜爛

只是名字嚇人

要怪就怪這個醫學詞語太嚇人,“糜爛”一詞給人很不好的聯想,還容易和宮頸癌聯絡在一起。其實,這個名稱現在已經被正式取消,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如果婦科檢查宮頸塗片的細胞學結果來進一步判斷,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就無需特殊處理了

3、子宮肌瘤

5cm以下一般相安無事

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即每五個女性中就有一箇中招。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

如果近絕經期、肌瘤較小、沒有症狀,已經妊娠且肌瘤沒有發生紅色變性等情況,可以觀察等待,每3~6個月複查一次即可。

但是子宮肌瘤患者準備懷孕的話,若肌瘤直徑 ≥ 4 cm,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4、乳腺增生

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個體檢下來,10個女性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乳腺增生並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不會導致乳腺癌。

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5、盆腔積液

3釐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積液”聽起來非常可怕,其實人體的盆腔、腹腔並不全是實心的組織,腹膜、大網膜、腸管等都會分泌一些液體,這些液體通常起到潤滑和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的作用。

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3釐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範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6、單純性肝囊腫

小於5釐米不用治

很多人體檢查出了“肝囊腫”,就以為得了肝癌一樣絕望,其實大可不必。

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孃胎裡帶的”,並且生長非常非常緩慢,多數人更是無明顯症狀。絕大部分肝囊腫是不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只需要定期隨診觀察。

7、心臟早博

沒症狀不用治療

心臟在正常跳動時,如果提前出現一些跳動,就像是演奏舞曲節奏亂了點,這種情況被稱為“心臟早搏”。

心臟早搏本身不是病,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數的早搏不會引發心臟病, 偶爾出現心慌或者心臟“咯噔一下”,不用太過緊張。

但如果經常有類似不適,還是儘快去醫院的心內科諮詢下醫生比較好。

體檢報告上幾十上百個指標,都代表什麼意義呢?看不懂沒關係,這裡幫大家總結好了,如果發現你的體檢報告上個別指標不在常規範圍內,既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要過分緊張,對照著看吧!

血常規

紅細胞

紅細胞低⬇,最有可能是貧血,典型的表現為上樓氣喘吁吁,臉色蠟黃。

紅細胞高⬆,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會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暢。

白細胞

白細胞低⬇,提示身體抵抗力差,容易感冒、面板表面容易感染病。

白細胞高⬆,說明身體可能有炎症,如扁桃體炎、肺炎、闌尾炎等,如果白細胞高得太多,則有可能跟血液病有關,應到醫院血液科做進一步檢查。

血小板

血小板減少⬇,或會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放射性損傷、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或疾病。

血小板增多⬆,或會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詳 細

餐前血糖(餓血)

參考正常值(mmol/L):3.9~6.11

血糖高⬆:常見是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

血糖低⬇:胰島素分泌過多或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不全等。

詳 細

血脂

血脂異常,代表著人體內脂蛋白的代謝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著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體檢發現血脂異常,建議儘快到心內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並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

詳 細

肝功

肝功相關的三個主要指標,如果單獨某一個出現過高或過低,不一定有確實的臨床意義,還是要結合其他症狀和檢查結果分析, 建議儘快去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尿常規

作為排洩物檢查,尿液反映了機體的代謝狀況,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現有形成分。尿常規異常,常是腎髒或尿路疾病的徵兆。

腫瘤三項

腫瘤三項標誌物異常,並不意味著患癌,只是提示有這樣的可能性。通常還需要依靠影像學如CT、氣管鏡、病理學等幾方面技術的聯合檢查,才能進行確診。

而且,“腫瘤三項”都正常,也並不意味著就進了“保險箱”,疾病是個過程,每種疾病有其視窗期或潛伏期,還是要綜合其他檢查結果、堅持定期體檢。

你的體檢報告上

有沒有以上這些關鍵詞?

讀完後你該明白怎麼做了吧!

2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頸椎檢查,你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