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觀察:患者站立位

從如下描述的各個方位,注意觀察是否有炎症反應(例如發紅和腫脹),或者外傷史和手術史的相關體徵(例如挫傷或者瘢痕)。

前面觀

頭部是否有傾斜或者旋轉的異常姿勢?如果頸部或者頭部處於持續無痛的旋轉、屈曲或者側屈,提示可能存在肌肉失衡、椎體關節突關節固定或者關節的退行性疾病。如果頸部有疼痛,可能是因為椎間盤突出、關節處的纖維板受到卡壓或者軟組織損傷導致的急性痙攣。

側面觀

患者是否保持站立位時的頭前移和圓肩姿勢?如本章開頭所述,由於對軟組織的需求過大這種姿勢是頸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糾正患者的站立姿勢,先糾正腰曲,然後使頭部向後,使外耳道口與直立的肩峰在一條豎線上。

觀察:患者端坐位。

側面觀

患者坐下時觀察其姿勢。正確的姿勢下,外耳道應該在直立的肩部正上方。如果患者呈坐狀,應指導患者糾正到正確的坐姿,首先使其腰曲正常,然後糾正頭位,使外耳道口與豎直的肩峰共線。

如果患者呈癱坐姿勢,指導其保持症狀的姿勢。首先指導其腰部輕微屈曲,挺胸,然後抬頭使外耳道口在肩峰的正上方

運動評估

評估主動活動時,站立位面對端坐的患者。注意關節活動度,並詢問患者活動時是否疼痛、疼痛的部位及程度。最後進行最痛的動作,因為活動所產生的疼痛可能會刺激其他結構。

旋轉

動作:讓患者在舒適範圍內儘可能地向一個方向轉動頭部,然後轉向另一個方向。

觀察:旋轉的範圍大約是70°,也就是說,與肩部並不在同一平面。

頸椎主動向右轉(左);頸椎主動向左轉(右)

線狀或面狀的張力增高表示肌肉張力過高。某一部位的瀰漫性疼痛提示軟組織受刺激或存在炎症。尖銳的區域性疼痛提示關節突關節綜合徵,包括關節囊受刺激。

伸展

動作:要求患者在舒適的情況下儘可能向上看。

觀察:在頸椎主動伸展時,患者應該能夠舒適地看到天花板。

頸椎主動伸展

伸展關閉關節面和椎間孔,引起尖銳的區域性疼痛,則頸部可能有固定或刺激到關節囊。這個動作經常引出枕下區的痠痛或疼痛,是由於緊張的枕下肌群受壓或者由於頸前肌群的損傷而引起頸前部疼痛。

疼痛牽涉到肩部頂端或肩胛區域提示關節受刺激。牽涉至手或者手臂面板的銳痛表明有神經根的問題。

屈曲

動作:要求患者在舒適的情況下將頭儘量朝向胸部。

觀察:在頸椎主動屈曲時,下頦和胸部之間的正常距離至多為兩指尖寬。

頸椎主動屈曲

屈曲打開了椎體關節突關節,並緩解了關節的問題。然而,這個動作伸展背部、頸後部和肩部的肌肉,包括頸伸肌和斜方肌,由於肌肉損傷或張力過高,經常引出肩胛區的牽拉感或疼痛。

側屈

動作:要求患者在舒適的情況下儘量將耳朵靠向肩部。

頸椎主動向左側屈(左);頸椎主動向右側屈(右)

觀察:正常範圍約為45°,大約為到肩部距離的一半。屈曲側的疼痛點通常提示關節的問題,對側的疼痛或緊張通常提示肌肉受傷或過度緊張。側向屈曲關閉該側的關節面和椎間孔。

它可能由於關節受刺激而引發牽涉到肩上部或肩胛區的瀰漫性疼痛;或者可能由於神經根受刺激而引起尖銳的皮節痛、手臂或者手的麻木或刺痛。長期的側屈受限表明關節囊纖維化或退行性關節病。

特殊測試:患者端坐位

椎間孔擠壓試驗

目的:當有牽涉至肩部或手臂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時,進行椎間孔擠壓試驗。目的是確定損傷是由於關節的問題,還是神經根受刺激。

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將頸部向疼痛的一側側屈,治療師將手放在患者頭頂的正上方並輕輕往下按。頸部區域性疼痛提示關節的問題。牽涉至手臂的疼痛、麻木或刺痛表明神經根受刺激

動作:患者將頭向一側側屈,治療師小心地把患者頭部往下推。如果將頸部側屈時會引起區域性銳痛或牽涉至肩部或手臂的症狀,則不可繼續進行這個測試。

觀察:這個測試關閉了椎間孔,壓縮了關節面並且如果患者有關節損傷或者神經根受刺激,則會重現患者的症狀。

如果出現按皮節分佈的、牽涉至手臂或手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或疼痛加重,這表明神經根受刺激。如果牽涉痛瀰漫分佈在肩頂部或肩胛區,提示關節突關節受刺激。頸部的區域性銳痛的可能表明關節半脫位或固定。

上臂抬高試驗

目的:如果有手的麻木或刺痛,則進行上臂抬高試驗。其目的是確定在胸廓出口的區域是否有神經血管束的受壓。

動作:讓患者取坐位,屈曲患者的肘部至90°,並且外展、外旋患者的肩部至90°。讓患者張開手掌和握拳3分鐘。

上臂抬高試驗。這有助於確定患者神經血管束是否在胸廓出口這塊區域受到擠壓

觀察:這個試驗牽伸了鎖骨下的神經血管束。如果臂叢、靜脈或動脈受壓,患者將感覺麻木刺痛、冰冷或者手部無力。

這種受壓縮可能是由於損傷、姿勢應力或斜角肌、鎖骨下肌、胸小肌的肌張力過高。手臂的無力表現為患者在執行測試時手臂無意識地降低。

評估下頜關節的活動度

動作:讓患者在舒適範圍內張口到最大程度。請患者將三根手指放在前牙之間。

要確定患者能否正常張開下頜骨,請患者張開口後將三根手指放入口中。運動受限或疼痛是顳下頜功能障礙的表現

觀察:活動受限或疼痛是熲下頜關節功能障礙的指徵。一個人應該能夠將三根手指放到口中。活動喪失可能是由於疼痛、肌肉張力過高、椎間盤紊亂或骨關節炎。

注意當患者開啟下頜骨時,下頜骨是否存在方偏移。側方偏移可能由肌肉張力過高、顳下頜關節半脫位或椎間盤紊亂引起。

特殊測試:患者仰臥位

頸伸肌的長度評估(僅適用於慢性疼痛)。

目的:如果患者的頸曲增大,則進行該項評估,結果將提示頸部的伸肌群變短且緊張。對於頸部慢性疼痛,評估肩胛提肌、上斜方肌、斜角肌和胸大肌的長度也很重要。

動作:輕輕抬起患者的頭部,並將其向患者的胸前被動地屈曲,直到遇到阻力點。

評估頸伸肌的長度。慢慢抬起患者的頭部並向胸骨移動。對急性疼痛的患者禁忌執行此操作

觀察:對急性疼痛患者禁忌進行頸伸肌長度的評估。患者的下頦應該能夠觸及胸骨上方的區域。

頸椎屈曲測試,以評估頸深屈肌的肌力(僅適用於慢性疼痛)

目的:頸屈肌在損傷後或慢性功能障礙時通常較弱。該測試的目的是測試它們的肌力。如果肌力減弱,就需要指導患者在家中鍛鍊。

動作:讓患者將膝關節屈曲,把腳平放在治療床上。囑患者將頭抬離治療床,望向其雙腳。

頸椎屈曲測試。在頸椎屈肌肌力弱的患者身上,下巴會突然遠離喉嚨

觀察:觀察頸部是否使頭處於後伸狀態(即下頦前伸)或者頭頸部屈曲導致下頦更靠近喉部。如果頸深屈肌肌力正常,則下頦會朝向喉部移動而不是向上靠近天花板。

如果頸深屈肌無力,則胸鎖乳突肌和斜角肌將替代其運動,導致頭部後伸,下頦會指向天花板。用於募集頸深屈肌的家庭鍛鍊方法是點頭運動。

讓患者躺在地板上的墊子上。囑其捲起下頦和頸部,慢慢地把頭抬離墊子。重複10次。如果出現疼痛,請患者在她的頭下放一個小枕頭。運動時,將一條小毛巾卷放在頸部以支撐正常的脊柱前凸。

觸診

軟組織觸診

對軟組織進行掃描也是評估的一部分,在進行揉撫操作時可以進行更精確的觸診。觸控椎骨兩側、枕下部和肩胛骨上緣的軟組織。

評估溫度、質地、壓痛和張力。詢問患者是否疼痛及是否有牽涉痛。如果出現疼痛,詢問疼痛是輕度、中度,還是嚴重。如果疼痛嚴重,請將患者轉診到脊柱按摩師或正骨師。

椎骨觸診

將一隻手的指尖放在棘突上,由C7至C2、由後向前推動椎骨以評估椎體的關節內運動和是否有壓痛。為了誘導P-A關節內運動,按壓每個椎骨時,可以讓頭部輕微後旋。

評估關節突關節的運動

關節中的被動滑動稱為關節內運動。正常情況下,脊柱中的每個關節都需要這種運動。

用於評估關節突關節被動活動能力的關節內運動。這是評估方法,也是治療方法

目的:目的是輕輕地誘導C7至C2的椎體關節突關節的被動滑動,每次一個關節,以評估ROM。

動作:在肌束上方、棘突外1英寸(約2.54釐米)處找到關節突關節。治療師把指尖放在關節突關節上,並向內側按壓,一次只針對側。然後移動到下一個椎骨,並在這個操作過程中保持節律性振動。

觀察:正常情況下,健康的關節在滑動運動時210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是無痛的。區域性受限表示關節突關節僵硬或區域性退化。瀰漫性的運動能力減退則指示更廣泛的退化。牽涉至肩胛區的點痛或區域性疼痛提示關節突關節受到刺激或有炎症。

等長測試

執行等長測試以確定肌肉是否有力、無痛,或無力、疼痛。頸椎等長測試和 CR MET可同時進行。在等長測試中肌肉應該是有力和無痛的。向患者詢問抗阻運動是否疼痛。如果是疼痛的,需詢問患者疼痛的位置和性質。

1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高血壓飲食“紅黑榜”:除了食鹽,這些“隱形鹽”同樣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