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深秋季節,氣溫驟降,氣候乾燥,在這種季節交換的時候,身體也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可能感受更為明顯。手腳冰涼、特別怕冷都是常見的表現,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進補來抵抗寒冷,食慾旺盛,高熱量食物成為了家常便飯。

但是如果這樣盲目進補,沒有方式方法,很容易出現問題!

很多人普遍認為冬天陽氣不足,所以急著進補,溫燥的食物就吃得比較多。但有人進補之後,營養精氣沒有收藏於腎元,反倒到處亂跑,上浮到其他器官即會產生虛火。

為什麼進補的營養和精氣不能歸於腎元呢?

這是因為冬寒易傷腎之陽氣,以致腎的封藏功能受損,就算補得再多再好,不能被身體利用,也會變成糟粕,對身體造成傷害。

為什麼說補陽氣同時要滋陰?

腎是先天之本,冬天進補主要就是補腎陽,有溫煦全身的作用。但光補腎陽還不夠,要讓陽氣潛藏還需滋陰。打一個比方:滋陰就好像是倉庫擴容,冬天補的陽氣越多,倉庫就要越大,所謂陰生則陽長,如果陽多了陰卻不夠裝,也會上浮變成虛火。夜生活多的人在冬季進補特別容易上火,就是因為陰虧的關係。中醫有理論謂之秋冬養陰,是指冬季要多睡覺,與自然界夜長日短相合。

如果我們睡得少不能養陰,造成陰虧就容易上火。此外,運動過量、時間不當如運動時間選在夜晚,也會造成擾陽傷陰。所以,冬季補陽同時還需養陰,否則陰陽失衡,進補也易上火。

秋冬滋養到底該怎麼做?

1、秋冬更替,滋補首先要健脾胃

秋冬,在飲食上頗有講究,既要合理滋補,又要調理脾胃。《素問·太陰陽明論篇》說:“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屬土,土生萬物,四季皆靠土滋養,所以在季節更替時,更要注意顧護脾臟。

2、陽虛體質,吃羊肉勝過吃人蔘

除了立冬“交子之時”吃餃子的習俗,吃羊肉爐也是立冬的飲食習俗之一。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羊肉性溫,既能補陽氣、抗寒冷,又可以調脾胃,是立冬適宜用來補養陽氣的食物之一。冷冷冬日,家人圍坐在羊肉爐旁,或是來上一碗羊肉湯,既暖身,又暖心。冬季適當吃羊肉雖好,但也只是對於冬季有陽虛症狀(怕冷,四肢涼,面色蒼白,小便清長等)的人有益。

熱性體質的人在冬天不宜多吃羊肉;羊肉腥羶,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吃;對於北方供暖地區的人來說,只要在外出時注意增添衣物抵禦風寒即可,並不需要頓頓吃羊肉補充陽氣。

3、秋冬生陽要運動

冬季收藏陽氣,是為了儲備來年身體的能量。“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對於身體素質好、陽氣充足的人來說,冬季可以適當活動,進行一些強度低的晨練,活動活動肢體,以便通暢氣血,溫暖身體。

但對於氣血虛弱、陽虛等虛性體質的人來說,固攝陽氣的功能減弱,運動則會使陽氣耗散,身體更加虛弱,腎陽受損。

4、運動不出汗

養生講究順四時而行,天氣溫暖時多作活動,天氣寒冷時,就應該以“閉藏”為主,適當活動也要以不出汗為原則。

5、道法自然,早睡早起

此外,立冬要調整睡眠,早睡早起,保護陽氣。身處暖氣房的人,不宜多食冷飲、生瓜果。冬季部分地區氣候寒冷乾燥,口、脣、面板均受燥、寒邪氣的困擾,要多用滋潤的護膚品,少吃辛散的食物,以免耗散陰氣。立冬養生就如同身體裡種下的一枚種子,等待來年發芽,茁壯成長,不可疏忽。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一朝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