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肩膀很疼,手腳發麻,以為是頸椎病導致的,一般會選擇去按摩、推拿等方式來緩解,很少有到專科醫院去檢查的。
其實,生活中讓人感到“麻”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趴桌子手麻,吃辣鍋嘴麻,驚嚇到頭皮發麻,但這些並不是大問題,如果經常遇到頸肩疼痛、手腳麻木,除了可能是頸椎疾病外,還可能是“脊髓空洞症”所致,需要警惕。
什麼是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脊髓的灰質內管狀空腔形成,以及非神經細胞增生,導致某些功能的喪失。
脊髓空洞症的危害性
脊髓空洞症是一種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而且具有遺傳性,患者多數為20-30歲之間的青壯年。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足的下垂,出現爪型手,脊柱會側彎,舌肌也會萎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該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脊髓空洞還在繼續擴大,那麼加劇脊髓壓迫和損害導致完全癱瘓,而且在疾病晚期會伴隨各種併發症,影響患者呼吸功能,嚴重的會導致患者死亡,所以有該疾病家族史的,日常要注意定期檢查,掌握自己的患病風險。
發現2種情況
警惕脊髓空洞症
第一是表現為痛或溫度的感覺喪失,亦可有麻木感,這個一般發生在疾病早期,不伴有肌力的改變,只是感覺纖維部分喪失,對痛、溫覺有所喪失,但是觸覺還在。
第二是存在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有後顱窩擁擠、頭痛,還有吞嚥困難、頸肩痛的情況,部分患者發現這個情況時可能空洞已經到了一定程度。
脊髓空洞症診斷、治療及預防
關於脊髓空洞症的診斷:選擇CT掃描及磁共振:可以顯示空洞的部位、形態和範圍,是比較理想的檢測方法;也可以是腦脊髓液檢查:空洞大時可致椎管梗阻,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另外結合症狀表現:比如看患者有無肌無力和萎縮,有沒有一片片面板的麻木感等,醫生會根據結果判斷、確診。
關於脊髓空洞症的治療:內科治療、外科治療。主要是外科治療,建立新的通道,讓迴圈不暢的腦脊液不要聚集在區域性,壓迫損害脊髓。
關於脊髓空洞症的預防:第一,要有意識的在生活中自我感覺,是否有受傷、面板症狀有無發紅、青腫等;第二,是保持愉快心情,長期焦慮、緊張、暴躁容易使跳肌加重,使肌萎縮發展;第三,是合理飲食,多吃優質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保持腸胃健康。
脊髓空洞症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多的損害,需要我們做好日常的預防保健,同時還要多瞭解疾病相關常識,一旦患病,及時接受治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