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體體表標誌在臨床疾病的檢查和治療中應用十分廣泛,精準的體表定位,可以幫助高效診斷和治療疾病。

是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對於診療至關重要,但要完全掌握十分困難。

胸椎的特徵和功能

胸椎是脊柱系統中相對穩定和堅固的節段之一。

先入為主地理解,胸椎活動性差;但仔細觀察胸部的功能會發現,其穩固的特性。

胸椎和胸廓具有以下功能:

保護功能

支撐功能

連線頸椎和腰椎

呼吸功能

胸椎觸診

觸診的目的在於清晰地觀察到C6~T1脊柱棘突序列,同時觀察第一肋的後側。

從該位置開始逐步觸診整個胸段脊柱的椎體、棘突和橫突,從而判斷它們的位置關節。

我們不能透過定位最長棘突來尋找頸胸聯合關節,這個不容易區分頸椎和胸椎。

利用頸椎後伸定位棘突

一個或兩個手指的指腹定位在下位頸椎椎體的後方,另一隻手從前側控制頭部的位置。

C6棘突可能透過簡單的外形辨別區分出來,當使用中等強度的壓力沿著中線從上往下向裡按壓時,治療師常常能夠感受到手指指腹下移到某個平臺上。

由上向下移動時,手指的側面觸碰到那個結構就是C6的棘突,而指腹正下方觸及的正是C5棘突。

利用運動進行確認

治療師的一隻手從前方接觸患者的頭部,並透過輕輕推動前額引導頸椎後伸。C5和C6的棘突在該運動過程中會出現移動。

上頸段椎體在後伸過程中會出現後移,C5和C6椎體相應地前移。

C5椎體在後伸動作開始時就會移動,從而出現指腹下C5棘突的消失,而C6椎體的棘突要到後伸運動末端才會移動。

示指的指腹位於推測的C5的棘突體表定位,在小幅度頸後伸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其向前方移動後消失。而此時中指指腹觸控到的下一個棘突結構就很可能是C6。

頸椎的後伸動作可以充分地重複進行,只有在後伸活動末端才會出現中指指腹下棘突的前移,可以用於精確地觸診C6棘突的位置。

接著往下尋找C7的棘突,當進行頸部後伸時可在該部位感受到突然的移動減少,與C5和C6的棘突相比,C7棘突較為穩定。因此,按照順序往下觸控到的下一個棘突便是T1的。

該方法可以幫助治療師定位C5~T1。

利用頸椎的旋轉定位棘突

下頸段的運動常常由側屈和同側的旋轉共同構成。

這種聯合運動非常顯著,進而給予了旋轉和側屈更大的自主性,這種運動模式一直延伸到上胸段的椎體,大約到T4~T5水平。頸椎過度的旋轉或側屈可以用來幫助觸診頸胸聯合關節。

頸椎右側旋轉或側屈活動末端常常引起所有棘突下移向左側,直到T4,表現為不同的角度。

T1及其下方的椎體因為有肋骨連線的原因,所以其活動性減弱。因此,一般認為頸椎旋轉可以一直影響到C7的棘突。

治療師緊貼在患者身旁,當引導頸椎向右側旋轉或側屈時,兩個觸診的手指放置於頸胸聯合關節的左側。

手指從左側抵到的結構就是C7和T1的棘突。當進行旋轉和側屈時,C7棘突的活動會顯著多於T1棘突的運動。

利用後側的移動來定位T1

到目前為止,T1都被認為是一個穩固的椎體,具有很小的活動度。

下面的另外一種方法將採用加壓按壓來觸控T1和第一肋環部分的結構,當前方的第一肋進行平移時,可以在後方的棘突觸控感覺到。

兩個手指的指腹置於C7/T1和T1/T2的棘突間隙,身體前傾的另一隻手用魚際在胸骨柄上施加一個向後上方的力。

壓力會經過第一肋傳導到T1椎體,當該壓力撤銷時可以感覺到T1椎體棘突的回縮。而C7的棘突則不會移動,活動度較好的患者前3個椎體都會出現相應的移動,但T1椎體的移動最明顯。

T1椎體橫突的體表投影

從棘突的下緣往上一橫指(患者的示指寬度),橫向一個示指的長度,即為T1橫突的體表投影輪廓。

兩端T1橫突間的距離與C1的橫突間距相等。

從後側定位第一肋

從後側入手,僅能在T1的橫突末端與肋骨連線處觸控到第一肋骨,其在該聯合處逐步彎向前側,無法觸控到。

從後側,利用拇指透過一層肌肉觸控T1橫突末端來觸控第一肋的位置。

56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益智安神片」睡眠障礙不僅是失眠,不重視,或引發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