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想起來兩年前,
他的診室裡,
愁容滿面的年輕媽媽和眉頭緊鎖的小男孩
……
小男孩雙手背在身後,像在故意隱藏著什麼,怯怯地躲在母親身旁。
“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你們的?”李主任打破沉默,關切地問道。
年輕媽媽拽出孩子的雙手,還未開口,眼眶已經溼潤:“大夫,請您幫幫我們吧!”
接著,李主任耐心聽著患者母親的講述……
“孩子剛出生時,我們就發現這雙手小指頭有問題,當時沒太在意,誰知越長大雙手畸形越明顯,兩個小指頭沒法收攏在一起。孩子大了有自尊心,今年上幼兒園有些同學總說他的手跟別人不一樣,他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現在總是有意把手藏起來,但因為這兩個小指併攏不了,伸不進衣服口袋,所以一到人多的地方就焦慮不安,一會兒把手放在身後,一會兒夾在腋窩裡,因為這樣又有不少小朋友嘲笑他,使得他更自卑了。唉!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對孩子的雙手進行了詳細檢查,經X線檢查發現其雙手第4、5掌骨大部分融合在一起,雙手小指嚴重外展畸形,內收活動受限。李主任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經過手術,小男孩的雙手外觀得到顯著改善,不仔細看很難發現有什麼異樣。術後兩年,李主任突然收到患者媽媽的微信訊息,她對李主任再三感謝,並給李主任發來了孩子最近的照片,照片中小男孩在泳池邊快樂地和小夥伴們戲水,可以看到他的雙手外觀仍然保持得很好,看來他是再也不糾結雙手藏在哪裡了。
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是一種較罕見的手部先天畸形,其成因目前仍未明確。第四、五掌骨融合的臨床表現多樣,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小指明顯的外展畸形,無法併攏小指,不但外觀不佳,而且影響患手放入較狹小的空間(如口袋),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另一個常見的表現為小指的短縮畸形,因為不會對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僅重度短縮畸形需手術干預治療。
根據掌骨融合的程度與形態不同,學者們提出了多種第四、五掌骨融合的分型方法。常見的有根據掌骨融合範圍不同提出的Buck-Gramcko分型,以掌骨融合形態不同為依據的YUIK分型,以及根據第四、五掌骨間夾角和手掌外形特點而提出的劉波分型。
掌骨融合畸形的手術策略主要為透過縱行截骨分離融合的掌骨,截骨間隙置入填充物維持掌骨分離,糾正掌骨間夾角至正常範圍,同時透過軟組織平衡技術糾正小指外展,使得患手畸形外觀明顯改善。
矽膠塊是臨床中常用的內植入,組織相容性較好,但其不能被機體分解,植入體內後作為異物長期存在,增加了排異反應風險。
可吸收棒為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一種內固定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強度,植入人體後能逐漸水解,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既能發揮維持骨折區域性穩定作用,又不影響遠期預後,是一種理想的內植物。我科透過對手術策略的深入理解,率先採用可吸收棒作為截骨間隙填充物,術後效果良好。
鄭州市骨科醫院手外科·顯微骨科I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