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75歲的老王最近有點腹痛、腹脹,用她老婆的話說,最近老王是“見飯飽,還瘦得快!晚上睡覺了整晚整晚的出汗”,莫非是患上了癌症?

果然一番檢查下來,唐主任在老王的肝臟上面發現了一個腫塊,具體見下面的這個圖:

看來,主要的問題就在肝臟上面了。是原發性肝癌,還是其他性質的肝臟腫瘤呢?

緊接著,又完善了肝癌的腫瘤標記物檢查,甲胎蛋白是陰性的。

甲胎蛋白陰性就一定不是肝癌嗎?

唐主任說,不一定,原發性肝癌只有80%左右的是陽性,還有20%左右的原發性肝癌可能是陰性的,這個時候又該如何診斷呢?

唐主任說,這個時候主要就是牽涉到肝臟佔位性病變的鑑別診斷了。肝臟佔位性病變,可以是原發性肝癌,還可以是肝血管瘤,當然還可以是肝膿瘍。其他比較少見的情況還包括肝淋巴瘤、肝轉移瘤等。我們首先看看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按照中國肝癌的診斷指南,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包括透過B超、CT、磁共振檢查發現肝臟大於2CM以上的佔位性些病變,影像學有“快進快出”的影像學特點,所謂的“快進快出”,就是在動脈期出現肝臟腫塊的強化,而在靜脈期時出現腫塊強化消失,而正常肝臟組織出現明顯強化的特點。假如符合這個影像學特點的話,那麼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就是明確的,不需要像其他癌症需要病理才能明確診斷的。很顯然,老王的這個CT、磁共振等影像學就沒有這個特點。

聽到這裡,老王的老婆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癌症之王,那就放心了!

“別急,奶奶,雖然我們不能診斷肝癌,但是老王的這個病我們還是要搞明白啊,以我的經驗看,一定要做個穿刺才行的!”

“穿刺有風險的嗎,會不會大出血啊,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啊?”

唐主任耐心解釋到,肝臟穿刺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我們是在B超引導下穿刺,也就是說,B超指到哪兒,我們就穿到哪兒,這樣既到了腫塊的核心位置,又可以避開血管,相當於給我們裝上了一幅透視眼,這樣的話,風險就極低的了,這麼多年來,就沒有出過差錯的,相反,如果我們沒有明確診斷就盲目上治療的話,不僅病治不好,還會診斷錯誤的啊”!

這樣一番溝通下來,奶奶終於放心的將老王交到了醫師手上,很快結果出來了,肝臟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

淋巴瘤,這是個什麼病啊?

唐主任說,肝臟淋巴瘤是起源於肝臟淋巴組織和殘留造血組織的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發生率據文獻報道在肝臟的惡性腫瘤中約佔0.1%左右,主要是表現為肝區的疼痛不適感及伴有消化道症狀,如果腫塊較大的話,往往會伴有B症狀,就是發熱、盜汗及體重減輕下降的症狀。當然,我們單純透過影像學是沒有辦法確診的,主要確診依據就是穿刺活檢,有了病理形態、免疫組化等才能確診的。

“那麼,我們家人又該如何治療呢?我們家人受得了、吃的消嗎?”

唐主任說,肝臟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還是依據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進行的,主要是在標準化療的基礎上加上利妥昔單抗的免疫治療,5年生存率在70%左右甚至以上,當然,不能治癒的還是需要其他治療手段如自體幹細胞移植或者放療的。

聽了唐主任的解釋,奶奶再也沒有憂心忡忡了,接受了化療及靶向免疫治療。一個療程下來,無論是精神還是食慾都明顯的改善了,並沒有出現奶奶擔心的化療吃不消的情況。

供稿:腫瘤血液科 張麗娟 任鬥

8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如何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骨科醫生:早期控制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