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是不是很氣不過這件事情?

憑啥他們都能每天跑,我就膝蓋受不了?

憑啥他們減肥都成功,我一運動腿就痛?

憑啥別人負重蹲兩百,我蹲五十就磨損?

兄弟,妹妹,小姐姐們,

人,生而不同。

當然,運動的看似相同,其實差別巨大。

首先,在運動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膝關節疼痛是髕股關節痛,也就是膝蓋前面那個圓形骨頭,這個骨頭下面有個滑槽,骨頭和滑槽本來應該是完美匹配的,這樣你在蹲起,屈伸膝蓋過程中才能夠受力最均勻,結果,每個人膝蓋都不完全一樣。

很多人這個關節的匹配度並不那麼那麼完美,甚至有很多人存在髕骨傾斜、半脫位、位置過高等等天生的解剖差異。而這些差異平時不會引起你什麼症狀,只有當磨損或者負擔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了,才會讓你有感覺。

那你就明白了,

為啥別人沒事,你有事;

為啥以前沒事,現在有事;

為啥走路沒事,跑步有事。

有的人又要心態崩了,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

憑啥我就生的這麼不完美?

沒有人完美,

有人掉頭髮,

有人單眼皮,

有人“家族性”高血壓,

有人扁平足,

還有人,四樣全佔。

比如我。

又怎樣呢?

其次,還有的人是體重過大的原因。

我180斤,你120斤,大家同樣跑5公里。對我的膝蓋來講,相當於你扛著60斤的麻袋,跑了5公里。能一樣麼?

那有人問了,胖子不是鍛鍊需求更大嗎?急等著減肥找物件呢!七分吃三分練,根據自己的能力練,否則還沒開始,可能就宣告結束了。

還有,同樣是運動,你可能就和別人的動作不一樣。就別說跑步了,就是走路,你覺得你和其他人走路姿勢一樣嗎?不同的路姿,跑姿,不同的發力習慣,順序,讓你的膝蓋承受不一樣的負荷,這個說來複雜,沒有專人指導和毅力,你也可能很難糾正。

再者,很多人就愛做些傷害膝蓋的運動。爬山,爬樓,跪著,蹲著,這些除非必須,儘量減少,尤其對膝蓋不好的人。有人問了,那挑山工不一天天挑這麼重爬這麼高,不也好好的?你看著他好好的了?因為膝蓋疼放棄了不幹了的你都看到了?還是他們為了改善家人生活咬著牙流著汗忍著疼的事兒又被你知道了?

每一張看似平靜的笑容背後,

都有數不清的故事。

還有還有,

有的人光注重所謂的里程數,公里數,重量,次數,卻沒有做到循序漸進。

你的下肢肌肉,臀部肌群,核心肌群,能不能支援你這種運動量?肌肉不行,光靠毅力,想長久?毅力能解決的是精神,但是更多的時候,嘴上說沒事,身體很誠實。

先解決動力問題,再解決量和久的問題吧!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那麼還有人因為各種並非來自膝蓋的解剖異常,

比如說足弓,有人扁平有人過高,

比如髖關節,有人發育異常,有人股骨頸角度不對,

比如韌帶,有的人過度鬆弛,大家以為是“柔韌性好”,

比如腿型,有的人O有的人X,

在運動過程中整個下肢包括核心肌群,是一組相互配合的動力鏈條,哪個環節掉鏈子,整個力學就不對了,力學不對了,受力就不平衡了,不均勻了,那麼必然有一些位置承擔了好幾倍的壓力,那麼他們當然先磨損了。

當然各種其他因素還有很多,歸根結底一句話,假設每個平方釐米的軟骨,承受30公斤的負擔是可以“無損”的,人的膝蓋假如有10個平方釐米,那麼可以承受300公斤的無損負荷。但是你別忘了,你在做走,跑,蹲,等動作時,膝蓋是承受2倍,4倍,6倍,8倍的槓桿力的,再乘以你的體重,尤其有些人本來體重都快300了…

還沒完,

再加上上述提到的,不好的解剖,鬆弛的韌帶,錯誤的發力,等等,導致你有些軟骨根本沒有承重,都讓另外一部分割槽域的軟骨去承受所有。

你算算,這多少負擔了?不磨壞它,磨壞誰呢?

綜上,

你做不到的,是改變解剖結構。

你能做的,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肌肉加強。還有,接受,每個人生而不同。

運動有益健康,一定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力會在長期科學的鍛鍊中提升,但絕不是一開始就魯莽行事。

就很可能助人解決一個問題,

健康中國2030,一起助力!

25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每月來“大姨媽”,多麼痛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