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足則陽氣足!氣血不足的表現與危害,如何彌補氣血不足?
氣血足與否,並非只是女人的專利,總有個誤區認為補氣血是女人的事,而男人只是補腎精。氣血的說法來自中醫,中醫認為氣血是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的主要物質基礎,中醫將氣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功能各不同,主來自先天、食物、呼吸,能激發推動人體經氣執行,血液、津液生成、迴圈、執行以及排洩等,保持經絡臟腑活動、調理體溫等,中醫認為血是由營氣與津液組成,"氣能生血,血能藏氣",氣血之間相互依存,精血之間相互轉化,精氣也是血化生的一個來源。
若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正平,則人保持健康。而人體的經絡臟腑的變化無不影響到氣血,病症來臨之時首先擾亂氣血的正常,使之迴圈失常,使經脈疲阻不暢。
現代人面臨各種壓力又缺乏運動,經常會出現各種亞健康狀態,可能是因為氣血方面原因,其實我們透過一些簡單的觀察也可以大致判定是否存在氣血不足的情況;
氣血不足的主要表現
1、睡眠方面:血氣不足者,入睡比較困難,夜夢多,易醒,呼吸沉重且不均勻,呼嚕聲響;
2、眼睛方面:血氣不足者眼白偏黃,渾濁不清,通常雜夾血絲,眼睛乾澀,黑眼圈與眼袋明顯,經常感覺渾身睏乏眼皮太沉而睜眼無力,看物體容易昏花不清;
3、頭髮方面:人體毛髮的滋養需要透過氣血提供營養,氣血充盈暢通之時,毛髮旺盛而亮麗,氣血不足者毛髮表現乾枯開叉易脫落;
4、指甲方面: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自檢氣血方法,若指甲半月牙大而白則表明氣血充足,若半月牙太小或者沒有則很可能是氣血不足;
5、面板方面:氣血充盈,通達無阻,外在面板表現上很明顯能感覺到有光澤感,白裡透紅且有彈性,反之則會表現面板暗淡無光澤,乾燥且容易出現褶皺細紋,容易長斑;
6、身體方面:長期氣血不足容易讓人提前出現衰老現象,且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使人容易生病,日常表現上畏寒怕冷,四肢冰冷,經常用頭暈耳鳴、盜汗體虛,長時間的精神萎靡不振,健忘心悸等等。
中醫認為氣虛與血虛兩者的表現有些相同,有些則各有側重不同,比如當長期氣虛時,則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生病,怕冷,四肢冰涼、盜汗、氣短無力、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等,而血虛的主要表現則是在面板方面,毛髮方面,手指方面,眼睛方面,容易手腳麻木以及健忘、精神不好,容易恍惚等,氣血兩虛則兩者症狀兼有之。
男人氣血不足的原因
1、營養攝入不均衡:由於口味側重不同造成挑食偏食而引起的氣血不足;
2、疲勞過度:這裡造成疲勞的有腦力疲勞過度與體力疲勞過度,而得不到及時休息補充;
3、不規律生活:黑夜白天顛倒,飲食無規律,長期熬夜長期處在緊張壓力狀態下;
4、脾胃虛弱:因工作關係或是不當的生活習慣比如節食或者體質原因,造成脾胃虛弱也會引起身體氣血不足;
5、腎氣虧虛:因後天失養或是自身行為失當造成腎氣虧虛者,也容易氣血不足;
6、久病體弱:大病久病會傷及氣血,先天體弱者,都容易氣血不足;
男人如何補氣血
1、食療補:全面而健康的日常食療補充氣血虧虛,是最健康而有效的方法,平時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合理葷素搭配,避免飲食不規律,多吃些新鮮蔬菜以及奶製品,肉類,另外像龍眼、櫻桃、豬肝、菠菜、紅棗,烏雞、木耳等也可以多吃些;
2、健康生活:健康而規律的生活,不要太大精神壓力,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保證好睡眠時間;
3、合理藥補: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合理的使用一些補氣血的中草藥,用藥補也可以,也可以和食物一起做成藥膳,也會得到一個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