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是古代醫家對疾病提出的預防學術思想,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其主要內容是防患於未然,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難經》和《金匱要略》對“未治病”均有論及,使中醫預防學理論倍受推崇而日臻完善。
“治未病”是中醫預防醫學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預防、診治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治未病”一詞最早見於《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篇》進一步指出:“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能實脾,惟治肝也。”此見治未病含義有二:一是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發生,就是要求人們加強養身攝生,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抗禦能力;二是已病之後,防止疾病的傳變,已患病了就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杜絕疾病蔓延傳變,即所謂“上工救其萌芽”。因此,對當代醫學界尚難治癒的惡性腫瘤,中醫以“治未病”為中心,把“治未病”應用於中醫腫瘤學領域,與現代腫瘤病學的三級預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治未病”與腫瘤預防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日:“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並且提出了腫瘤發病與自然界的密切相關:“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思想對腫瘤預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於腫瘤來講,未病先防就是指在腫瘤未發生之前,針對可能會引發腫瘤的諸多因素,採取適當干預措施,阻斷、延緩疾病的發生。腫瘤發病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內分泌失調、慢性疾病等內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襲等外因。既知其道,當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而避免之。古人已經明確腫瘤的發生與所處地理環境、七情過度、人體的正氣盛衰、臟腑功能強弱密切相關。張景嶽指出:“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即指出脾腎虛損對於惡性腫瘤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未病先防”除了加強鍛鍊,注意日常飲食、起居以外,在用藥物保健方面,應以補益脾腎為主,透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是抗禦腫瘤發生的方法之一。
2、“未雨綢繆”有病早治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日:“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疾病將起必有先兆,此時急治其先,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就是有病早治。腫瘤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過程,從正常上皮細胞發展到浸潤癌,常常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癌前病變,這種癌前病變具有可逆性,透過使用藥物、食物可以逆轉、阻止。如對食管基底細胞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上皮異形增生、大腸腺癌的治療可減少相應的腫瘤發生。
3、既病防變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篇》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其精神實質在於治病時必須照顧整體,治其未病之髒,以防疾病的傳變。一般來說,疾病發生之後,是否會傳變,一是看病人的抗病能力;二是受邪的深淺、輕重;三是治療及時和得當;四是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這些都需要醫者對病情的細心觀察、分析綜合,掌握具體病勢,重點辨證論治,採用果斷有效的方法,截斷病勢的去路,防止疾病的傳變。
臟腑與臟腑之間,生理上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生剋制化關係;病理上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傳變的乘侮亢害關係,一髒有病,可依據自身規律而影響他髒。因此,在治療時,應依據這種規律,先治或先安未病臟腑,以阻斷疾病的傳變途徑,防止疾病的蔓延,使疾病向著痊癒的方向發展,這是治未病的關鍵思想之一。對於早期的惡性腫瘤,因正氣漸衰,邪氣旺盛,中醫藥治療原則應該是祛邪與扶正並重,扶正是預防癌邪繼續耗傷正氣,並延緩疾病向中晚期發展。對於晚期腫瘤患者,邪氣壅盛,正氣已衰,治療應該以扶正為主要治療原則,治療目的是預防癌邪進一步耗竭正氣。這種“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主張用於防治腫瘤傳變有一定臨床價值。
先安未病臟腑,應重脾腎。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久病耗氣敗胃,抗癌中藥和化療藥物等都有害胃之嫌,故必須時時顧護脾胃。腎為先天之本,久病及腎,陰精虧乏,尤其放化療對肝腎損傷嚴重,骨髓造血功能不繼等時常發生,因此,當掌握病機變化,及時補養脾腎二髒,“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4、防止復發轉移
西醫腫瘤專家通常認為手術加化療治療後,基本上已完成了整個治療方案,實際上這是“被動”、“靜止”的思維方法,是不能有效降低術後復發轉移,不能明顯延長生存期的。從免疫學角度來看,中晚期惡性腫瘤進展迅速,侵襲力強,說明機體免疫處於抑制和麻痺狀態,手術的創傷又會損傷患者的正氣,造成氣血虧虛,津液損耗,免疫力進一步減低,直接削弱了機體的免疫監視及免疫清除功能,降低了對癌細胞的抑制,給其復發轉移提供了條件。因此,腫瘤發生後如何防止腫瘤侵襲及遠處轉移,亦為治療的關鍵,此均體現了“治未病”思想。
中醫對癌瘤轉移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將轉移稱作“傳舍”,傳指邪氣的傳播、擴散,舍有居留之意,《靈樞·百病始生》篇雲:“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傳舍於輸……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黃帝內經》認為“虛邪中人,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積”形成後,可以不斷地發生傳舍(即轉移),以至於“邪氣淫溢”。針對腫瘤病的基本規律,調整陰陽的偏盛偏衰,恢復其相對的平衡,阻止其轉移、復發,中醫藥調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正氣虧虛,餘毒未盡,伏邪流注經絡臟腑是腫瘤復發轉移的病因病機,扶正祛邪乃是治療的總綱,治療上須注意兩點。首先,應扶助機體正氣,提高抗癌能力。癌毒深伏,易耗正氣,再加上先前的手術也是耗傷大量氣血的過程,若不及時扶正,則會造成臟腑功能虛損,正虛邪盛,癌毒失去抑制,易發生復發轉移;再者,應全力祛邪,減少體內癌毒,並結合扶正,時時顧護正氣。如此,扶正祛邪為一體,祛邪而不傷正,以期達到“養正積自消,邪去正方安”之目的。
總之,“防患於未然”是人們長期經驗和認識的總結,中醫“治未病”思想源淵流長,“治未病”的思維及內涵,是中醫預防醫學的精髓與核心,其思想將會在現代預防醫學中滲透、融合,更放異彩,發揮其不可忽的作用,證明其不可磨滅的獨特理論的正確性。腫瘤治療已逐漸進入中西醫綜合治療時代,我們腫瘤科醫生的任務是如何掌握和有機地安排好各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提高療效,治癒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