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每天服用4種降壓藥,但血壓還是在180/100mmHg左右,即使把藥物都加到最大劑量,血壓仍然很難控制。到了醫院後,醫生告訴她需要檢查腎功能時,她有些不大情願,說高血壓不是心臟的事嗎,檢查腎臟幹什麼?
不過後來在家人的勸說下,老人終於進行了腎臟檢查,確診了腎動脈狹窄。醫生告訴她,這就是造成她血壓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
一、為什麼腎動脈狹窄時血壓會高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麼腎動脈狹窄會造成血壓升高呢?這是因為當腎動脈發生狹窄之後,腎臟的血液灌注量下降,使腎臟缺血、缺氧,就會啟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S)”,促使全身的動脈收縮,升高血壓。
也就是說,當腎臟供血不足的時候,腎臟就會“決定”升高血壓。這本身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機制,就是當人體受傷失血,血容量不足的時候,用來維持血壓,保證機體重要器官的供血。但是當腎動脈發生狹窄的時候,就會使腎臟產生“錯覺”,認為人體處於失血狀態,於是激活了RASS,就造成了血壓的異常升高。
二、造成腎動脈狹窄的因素有兩種引起腎動脈狹窄的病因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纖維肌發育不良,與遺傳有關,多在青年時期發病,大約佔腎動脈狹窄的10%。
第二種是腎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硬化斑塊的增長造成了動脈的狹窄,是腎動脈狹窄90%的原因,主要見於老年人群。而粥樣硬化的原因,則是由於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吸菸等因素造成的。上述因素中,高血壓是重要原因。也就是說,高血壓會造成腎動脈狹窄,而腎動脈狹窄反過來又會加重高血壓,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迴圈。
三、什麼情況要警惕發生了腎動脈狹窄在發生下列情況時,要警惕是否發生了腎動脈狹窄。
1、發生難以控制的、頑固的高血壓,或是血壓情況突然惡化。
2、檢查腎功能時,尿素氮、血肌酐的含量顯著增高。
3、檢查腎彩超時,發現腎臟有萎縮的情況。
4、發生急性肺水腫,伴有高血壓危象。
5、在使用“普利”、“沙坦”等降壓藥物後,如果發生了急性腎功能不全,則可能意味著患有雙側腎動脈狹窄。
四、如果確診為腎動脈狹窄怎麼辦透過腎動脈超聲、CT、核磁、腎動脈造影等多種檢查方式,都可以對腎動脈狹窄進行確診。如果確診了腎動脈狹窄,需要進行強化降壓治療。大多數腎動脈狹窄所致的高血壓為腎素依賴性,通常以對腎素有抑制作用“洛爾”類降壓藥為基礎,聯合其他降壓藥物組成治療方案。
要注意的是,“普利”或“沙坦”類降壓藥物可以改善腎功能,有保護腎臟的作用。但是對於雙側腎動脈都有狹窄的患者,兩藥可能會誘發急性腎衰竭,需禁用。在降壓的同時,還要對血脂、血糖進行控制,而且必須戒除煙、酒。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進行球囊擴張或是支架,解除腎動脈狹窄。
當腎動脈狹窄解除之後,就可以緩解高血壓異常升高的症狀。但腎動脈狹窄不能徹底根治,而且會進行性發展,所以要在醫生指導下持續治療,以減輕及消除症狀,改善生活質量,避免對預期壽命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