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衛出下焦”一語首見於《靈樞·營衛生會》篇,原文是這樣的:“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而《靈樞·癰疽》又有這樣的話:“黃帝曰:餘聞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按:這上焦所出之氣,很明顯是指衛氣)

同一部書,前曰“衛出下焦”,後曰“衛出上焦”。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疑問。於是就有人根據《中藏經》、《黃帝內經太素》、《千金要方》等書“衛出上焦”的記載。認為《靈樞·營衛生會》篇“衛出於下焦”的“下”字有誤,當改為“上”字。

其實,《營衛生會》篇“衛出於下焦”的下字並沒有誤,《癰疽》篇及後世醫書“衛出上焦”的說法也沒有錯,這並非“騎牆",關鍵在於這兩種說法是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

《營衛生會》關於“衛出於下焦”的一段經文,是在岐伯解答黃帝提出的老年人白天精神不夠飽滿,夜間又不能熟睡,是由於營氣衰少、衛氣內擾,氣道澀滯等原因所致;少壯之人白天精神飽滿,夜間熟睡難醒,是由於氣道通暢,營衛正常的緣故。分述睡眠與營衛的關係之後繼續回答黃帝“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的發問而提出的。

關於衛氣執行與睡眠的關係,本篇指出了衛氣白天行於陽經二十五週,夜間行於二陰經十五週,而且循行到陽經人即窹而起,循行到陰經人即寐而止——“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至於衛氣循行的具體步驟,《靈樞·衛氣行》有明文,即衛氣白天在太陽——陽明一一少陽一一足少陰之間往返循行,夜間經足少陰經入腎。然後在腎——心——肺——肝——脾——腎之間循行往返,而衛氣由陽入陰,由陰出陽,都要經過足少陰腎經。由於腎位於下焦,所以岐伯將衛氣經足少陰經出行於三陽稱為“衛出於下焦”,只是沒有明言衛出於足少陰經,如果明文指出,恐怕就不會有“衛出下焦”與“衛出上焦”之爭了。

《靈樞·癰疽》及後世“從出上焦”之說,係指肺合皮毛,有佈散衛氣於體表的作用而言,因肺位於上焦,所以說“衛出上焦”。

筆者認為,自陰而陽可以稱之為“出”,自內而外亦可稱之為“出”。“衛出下焦”指衛氣由陰出陽,“衛出上焦”指衛氣由體內出體表,兩者都是對的。只是看在哪種情況下談這個問題罷了。

11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反覆頭暈怎麼辦?中醫2招幫你鬆解神經,“擊退”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