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三期發文預告:論中醫的流派。第一階段即將結束,啟動第二階段中醫方劑講解。
發文規則:週一、週三、週五發“邁入中醫之門”系列文章,週二或週四發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現代科學語言解讀中醫,幫助讀者建立系統的中醫思維,不同層次都能有收穫及心得。為把道理講清楚,每篇文字都會較長,適合慢慢品味。
疼痛是很多疾病的直接感受,不管疾病的原因和種類是什麼,絕大多數疾病導致的結果是令人疼痛,很多嚴重疾病最後轉化的結果也是受疼痛的困擾。
《黃帝內經》在《素問·舉痛論》中詳細的論述了疼痛產生的原因和對治思路。大意是:氣和血是人體最基本的能量,流動循行於人體的經脈當中,如環無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經脈,寒邪收縮牽引經脈氣血的循行遲滯,凝澀而不暢行,故寒邪侵襲於經脈內外,則使經脈凝澀而血少,脈氣留止而不通,所以衝擊作痛。黃帝問他的老師岐伯:疼痛有突然停止的,有疼得很劇烈而不停止的,有痛得很劇烈而不能按壓的,有按壓而疼痛停止的,有按壓也不見緩解的,有疼痛跳動應手的,有心和背部相互牽引而痛的,有脅肋和腹相互牽引而痛的,有腹痛牽引陰股的,有疼痛日久而成積聚的,有突然疼痛昏厥如死不知人事稍停片刻而又清醒的,有痛而嘔吐的,有腹痛而後洩瀉的,有痛而大便閉結不通的,以上這些疼痛的情況,其病形各不相同,應該如何加以區別。
岐伯回答:寒邪侵襲於經脈外,則經脈受寒,經脈受寒則導致收縮,收縮不伸拘緊,因而牽引在外的細小脈絡,內外引急,故突然發生疼痛,如果得到溫暖,則疼痛立刻停止,假如再次感受寒邪,保護經脈的衛氣受損就會久痛不止。寒邪侵襲經脈之中,和人體本身的熱氣相互搏爭,則經脈充滿,脈滿為實,不任壓迫,故痛而不可按;寒邪停留於脈中,人體本身的熱氣則隨之而上,與寒邪相搏,使經脈充滿,氣血執行紊亂,故疼痛劇烈而不可觸按;寒邪侵襲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以致血氣凝澀而不散,細小的脈絡拘急牽引,所以疼痛;如果以手按揉,則血氣散行,故按之疼痛停止。寒邪侵襲於脊柱中的血脈,由於邪侵的部位較深,按揉難以達到病所,故按揉也無濟於事。寒邪侵襲於衝脈之中,衝脈是從小腹關元穴開始,循腹上行,如因寒氣侵入則衝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鼓脈欲通,故腹痛而跳動應手。
如果寒邪侵於背部太陽系表統,則血脈流行滯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疼痛,因足太陽脈背俞與心相連,故心與背相引而痛,按揉能使熱氣來複,熱氣來複則寒邪消散,故疼痛即可停止。寒邪侵襲於足厥陰肝系統的經脈,足厥陰之脈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布脅肋而屬於肝,寒邪侵入於脈中,則血凝澀而脈緊急,故脅肋與少腹牽引作痛。寒邪侵襲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使絡血凝澀不能流注於大經脈,血氣留止不能暢行,故日久便可結成積聚。寒邪侵襲於五髒,迫使五臟之氣逆而上行,以致髒氣上越外洩,陰氣竭於內,陽氣不得入,陰陽暫時相離,故突然疼痛昏死,不知人事;如果陽氣復返,陰陽相接,則可以甦醒。寒邪侵襲於腸胃,迫使腸胃之氣逆而上行,故出現疼痛而嘔吐。寒邪復襲於小腸,小腸為受盛之腑,因寒而陽氣不化,水谷不得停留,故洩瀉而腹痛。如果是熱邪留蓄於小腸,也可發生腸中疼痛,由於內熱傷津而唇焦口渴,糞便堅硬難以排出,故腹痛而大便閉結不通。
《黃帝內經》上面的這兩段描述分析疼痛的原因和種類。疼痛引發的原因以寒為主,寒邪入侵到不同的系統和經脈會導致不同部位的疼痛和不同的感受。按照上述原理,我們可以將常見的疼痛分為以下幾大類:
1. 頭痛。頭痛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頭部淺層的後方是足太陽膀胱經經過的地方,兩側是少陽經經過的地方。在傷寒感冒時我們經常遭遇頭痛,感覺是有“爆炸”式的脹痛,原理是寒邪入侵頭部的經脈導致氣血執行發生阻滯,而頭部是人體陽氣較旺盛的部位,寒邪阻滯陽氣執行導致經脈擴張產生脹痛。急性的頭痛通常可以用解表散寒的方法處理。
還有一種慢性頑固性的頭痛較為普遍,就是患者時常處於陽虛狀態,循行於頭部經絡中的氣血不足,很容易導致寒邪入侵而牽引疼痛。由於患者素來身體精氣不足,在熬夜和思慮過多後會大量耗費精血,精血虧虛不能滋養頭部,身體內虛火亢奮上浮而脈絡不通導致頭痛。這種情況往往不能透過一時的治療而奏效,要根據情況散寒養血,滋潤修補頭部的脈絡。
2. 肌肉痠痛。在遭遇感冒或者受寒時寒邪入侵人體的肌肉血脈導致的痠痛。寒邪和溼氣入侵肌肉中血脈導致收縮牽引,氣血流通不暢的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採用麻黃湯或者桂枝湯的對證就可以處理。
慢性的肌肉疼痛通常採用桂枝湯加附子的方法,用桂枝湯來解肌並滋養脈絡,用附子來散寒。肌肉滯留溼氣可加白朮來祛溼止痛。
3. 骨骼疼痛。人體的骨骼和骨髓也靠血液的滋養和供給,寒邪入侵到骨骼骨骼血脈收縮流通不暢引發疼痛,時間久了骨骼的供給不足就會導致骨骼老化、變脆,因為寒邪牽引導致熱量鬱結在骨骼還會導致骨骼變大。
這種疼痛,可從仲景方桂枝芍藥知母湯思路去拓展,組方用桂枝、芍藥、附子、麻黃、防風,生薑的組合來祛風散寒,組方的奧妙是使用了知母“定位”將藥物引入到骨骼內,知母本身可以去除鬱結之熱,同時還可以滋養骨骼。
4. 腸胃疼痛絞痛。腸胃受寒血氣凝澀而不散,細小的脈絡拘急牽引導致疼痛。這時可用附子理中湯,艾灸等溫暖的方法散寒止痛。
如果慢性腸胃病,已經導致腸胃裡大面積的區域經脈瘀堵不通而經常發生絞痛,可採用小建中湯思路調和陰陽,疏通經脈,恢復腸胃的生態系統作為治療思路。
5. 直腸結腸疼痛。直腸、結腸部位疼痛和炎症在現代社會呈高發性疾病。直腸的位置是肝經脈經過的位置,從人體的血液迴圈圖來看,肝臟向內“回血”的“彈力”對大腸血脈迴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大腸貯藏糞便環境較為汙濁,寒邪收縮經脈很容易導致牽引的疼痛和鬱熱累積衝擊脈絡的雙重疼痛。可採用吳茱萸來祛除肝脈的寒邪,黃連祛除鬱結之熱和濁氣,用桂枝和芍藥的組合來改善修復經脈,具體情況可在該思路上進行化裁。
6. 腰痛。急性腰痛通常是受寒或者用力過度導致。慢性腰痛通常是精氣虧虛導致,腰部既是人體腎氣的發源地,又是人體的重力支撐的中心點。仲景給出了用腎氣丸的思路慢慢補益腎精的思路。
7. 痛經。女性的月經依靠肝系統的疏導,如果肝系統受寒,長期氣血不足會導致經脈收縮,疏導無力,在月經來臨前疏導不通,鬱結的能量衝擊小腹產生劇烈的疼痛。這種方法通常以祛除肝系統的寒邪來治標,滋養恢復肝系統的血脈作為治本。
8. 疼痛導致暈厥。《素問.舉痛論》中提到:如果寒邪侵襲到五臟,而五臟素來精氣不足,陽氣的抵擋能力不足,寒邪可迫使五臟之氣逆而上行,以致髒氣上越外洩,陰氣竭於內,陽氣不得入,陰陽暫時相離,故突然疼痛昏死,不知人事;如果陽氣復返,陰陽相接,則可以甦醒。這種情況通常是以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來驅寒暖髒。
9. 腫瘤導致的疼痛。在第81篇《腫瘤的發病原理探析》中,我們分析腫瘤產生的原因,腫瘤通常是寒邪入侵人體較深的位置產生了嚴重的瘀堵和阻滯,阻滯長期潛藏誘導能量和“邪氣”不斷累積,累積到一定時刻突然爆發,“瘀堵”的能量帶著邪氣在某個部位快速生長,生長出來的“贅生物”進一步影響人體的氣血執行。疼痛一般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寒邪入侵深層部位導致的收縮牽引的疼痛;二是鬱結的能量快速爆發衝擊正常組織引發的疼痛;鬱結能量引發的贅生物通常是一些濁氣和多餘熱量,這些熱量會將血液轉化為膿液傷害正常組織導致的疼痛。所以腫瘤病通常是熱邪和濁氣為標,而受寒和正氣不足為本,因此在腫瘤的中藥治療上我們通常會遇到一些左右為難的情況,使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苦寒解毒的藥物可控制腫瘤的生長和緩解疼痛,但同時會損傷正氣,加速人體的不適。使用扶陽和滋補正氣的藥物可改善人體的感受和舒適度,但處理不當反而會加速腫瘤的生長。
天津吳雄志博士有豐富治療腫瘤的經驗,在其書籍的提到的觀點非常中肯,即需要採用準確的“定位”思想,將扶正和祛邪的藥物組合使用,確保除邪“定位”準確,方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如果你想學習自學中醫,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長期關注與學習的心理準備,認真學習文章與影片,這樣你才能逐步成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師,有效的應對日常常見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國。
有人問為什麼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覆如下:
作為醫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給醫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於有病亂求醫,才能避免過度醫療對身體的傷害。
更多文章,請到本號文章中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