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事

我們單位的一位男同事,今年29歲,有痔瘡10多年了,偶爾也會有大便帶血,肛門瘙癢,有時候感覺重了,出血較多,就去藥店買點藥吃,吃完藥就感覺好受點。就這麼反反覆覆十幾年,痔瘡如影隨形,哪天喝點酒、休息不好、飲食不規律,就會犯病。

經過這麼多年,慢慢了解痔瘡發病的規律,開始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痔瘡發病的次數也就沒那麼頻繁了。

可肛門有一個肉疙瘩一直伴隨著他,大便後總感覺擦不乾淨,晚上沒事得時候,還總想摸摸這個肉疙瘩,總是個心思。

有一次開會,他遇到了我,給我說了這個情況。我看了一下,就是個外痔皮垂。他問我能不能用絲線直接結紮掉?我說可以,於是他向我要一根無菌的絲線,準備回家自己去結紮掉。我說你自己不好弄,肛門那個地方本身就是個細菌比較多的地方,弄不好的話,會引起感染的。但是他覺著找別人弄,比較尷尬,執意要回家自己去弄,還好他是學醫的,知道無菌操作,它的夫人也是護士,於是幫著他把這個肉疙瘩給結紮了。大概十天左右時間,這個伴隨他10多年的肉疙瘩脫落了,了卻了他的一塊心病。

肛門的這個肉疙瘩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痔瘡的一種:結締組織外痔(皮垂,就是一塊皮垂下來,皺褶成一個皮囊)。一般不會自行消失,不痛不癢,就是大便後,總感覺PP擦不乾淨,一般不需要處理。

我同事的這個做法對不對呢?可行嗎?

他這個做法,是可以去除皮垂的,用的是套扎的原理,使皮垂缺血、壞死、脫落而癒合,但前提是要遵守無菌原則,以防感染,過程中會出現疼痛、出血、脫落不全等情況。自己處理不了的,還是請專業醫務人員處理。

這種做法不鼓勵,但可行。人為什麼會得痔瘡?為什麼動物沒有痔瘡?

我們科的老主任給我們講過這麼一則小故事:

上帝創造人類,剛開始是讓他用四肢走路的,上身和陸地是平行的,那麼肛門是沒有壓力的,基本上是不生痔瘡的,就如哺乳動物一樣。

然而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逐漸開始用雙下肢走路,並直立身體,那麼肛門在下邊,承受著腹腔內臟器的壓力,痔瘡就隨之而來。

人要直起腰來走路,是要付出"痛的"代價的。

痔瘡是中國常見肛周疾病之一,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痔"之說。痔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成人較多,痔瘡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會讓你不舒服,有的人被"痔瘡"折磨的坐立不安,成了"難言之隱",那麼得了"痔瘡"應該怎麼辦呢?

下面讓我們再來共同認識一下"痔瘡"。

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任何年齡段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增高。

痔的形成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肛周靜脈擴張淤血、肛墊下移、長期坐立、便祕、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腫瘤等。另外長期飲酒和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區域性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靜脈周圍炎,使靜脈失去彈性而擴張;營養不良可使區域性組織萎縮無力。以上因素都可誘發痔的發生。

當今社會手機是造成痔多發的主要因素,排便時玩手機,無形中分散了排便時的注意力,導致便意遲緩或沒有了便意,無形中增加了排便的時間,本來很容易排出的大便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排出,或長時間久蹲後也排不出來,長時間這樣會導致便祕的發生,而且蹲久了也會引發肛周血管和肛墊組織因長時間受到擠壓,出現血液淤積、血管曲張,引起痔瘡。

痔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內痔主要臨床表現:出血和脫出。間歇性便後出鮮血是內痔的常見症狀。

外痔主要臨床表現:肛門不適、潮溼不潔、有時有瘙癢。結蹄組織外痔(皮垂)及炎性外痔常見。如發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腫有劇痛。

混合痔表現為內痔外痔的症狀可同時存在。

痔的診斷主要靠肛門直腸檢查。診斷不不困難。

痔的治療應遵循三個原則:1.無症狀的痔無需治療;2.有症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症狀;3.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其實很簡單,幾乎每個人都有痔瘡的經驗,只要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常,勤洗肛門,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痔瘡是不會太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還有相關其他疑惑,請隨時留言,我會及時一一解答!

相關健康內容連結:

2..賈貴忠. 痔的臨床治驗[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22期):104-105.

3. 陳孝平,汪建平,秦新裕,等.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94.

#清風醫生說##她力量計劃##清風計劃##2019生機大會#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中艾堂:健康市場“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