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中醫學中,痺病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自《黃帝內經》始,其內涵經歷代醫家補充而逐漸豐富。"痺"作為病名出現,最早見於《素問·痺論》,其中指出痺病的病因包括外感和內傷等因素。其中外感因素又以風、寒、溼、熱、火致病最廣,內傷因素則以飲食、居處、情志、體質、勞倦為主,主要傷及人體的臟腑、筋脈,導致了痺病的分類與命名多種多樣。

因臨床表現的相似性,學術界採用"痺病"作為風溼性疾病的中醫病名,其討論疾病的範圍較《內經》更為豐富,指人體營衛失調,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合而為病;或日久正虛,內生痰濁、瘀血、毒熱,正邪相搏,使經絡、肌膚、血脈、筋骨甚至臟腑氣血痺阻,失於濡養,而出現的以肢體關節、肌肉疼痛、腫脹、酸楚、麻木、重著、變形、僵直及活動受限等症狀為特徵,甚至累及臟腑的一類疾病的總稱。

臟腑風溼學說源於《黃帝內經》中五體痺與五臟痺的概念[4],文中提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明確了感受風、寒、溼3種邪氣是痺病的重要外在病因。

臟腑風溼病因其對五臟的影響有別於肢體風溼病,名中冠以"風溼"二字,作為所受外邪的代稱,其概念源於痺病又廣於風溼性疾病。這一學說為具有相同特點的多種疑難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痺病中有很多疾病都具有臟腑風溼類似的臨床表現,如尪痺(類風溼關節炎)、大僂(強直性脊柱炎)、骨痺(骨關節炎)、皮痺(系統性硬化症)、燥痺(乾燥綜合徵)等疾病,均有可能出現感受外邪後五體不利,隨病情的進展累及臟腑,每每受邪,疾病加重的情況。故在治療這些疾病及其他有相似病理變化的疾病時可參考臟腑風溼學說進行辨治。

臟腑風溼學說在痺病中的應用

調理臟腑,未病先防

脾與胃一升一降,是人體的樞紐。脾胃健運則中氣流轉不休,氣血調和;脾胃虧虛則運化無力,營衛不充,易受外邪襲擾。同時脾本溼土,氣虛不能化水,則水溼內生。若有外界風寒溼邪相擾,內外合邪,伏於體內,而成臟腑風溼之候。因此,素體脾虛、中焦失和者易患痺病,在治未病時首當調理脾胃,暢達氣機。

痺病初起,散邪通脈

痺病初期,風寒溼邪侵襲肌表,經由五體傳至體內。此時因患者體質不同分為兩種情況:實者,邪氣大盛,當以驅邪為要,用味辛發散之藥外透邪氣;虛者,中氣不足,恐邪內陷,當在補益、流轉中氣的基礎上,用發散之藥佐甘淡之品,驅邪外出。但二者均需兼予顧護臟腑,防止邪氣內客。在劑型選擇方面初期可用散劑加強驅邪之效。對於體質壯實感受風寒溼邪之人可採用汗法散邪。對於體質較為虛弱感受寒溼之人可採用扶正祛邪法。

緩解期間,和營通痺

疾病緩解期,患者一般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此時不可輕易停藥,綜觀舌脈以判斷風寒溼邪是否除盡。應當在此階段調和營衛,活血通痺。另外,囑患者堅持規範用藥、注意調護,避風寒、慎起居、暢情志,如有外感務必及時就診,以防引動伏邪,加重病情。

急性加重,透邪通絡

痺病的病情變化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外邪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臨床上不乏有復感外邪導致急性加重的情況,此時新邪引動伏留之邪,邪氣欲傳至臟腑,病情兇險,但仍有透邪之機。治療上可趁伏邪發作,採用疏風透表、啟玄散瘀等方法在祛風除溼散寒的基礎上加大透邪力度,驅邪外出。除透邪外在治療時當著重通經絡、行氣血。急則治其標,在用藥時注重虛實寒熱配伍,使病情儘可能快速緩解。

久病通絡,扶陽益精

若久患痺病,邪氣盤踞臟腑、絡脈,與痰濁瘀毒交錯混雜,反覆發作,形成頑疾。此時當以通絡為要,可在活血化瘀藥物基礎上適當配伍蟲類之藥,入經絡搜風剔邪,以增通絡之功。隨風寒溼等陰邪的多次侵襲,體內陽氣越來越虛,可謂邪進正虛,陽將敗矣,治療當注意顧護陽氣,溫陽以散寒溼,通絡以除頑痺。

17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從預防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