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抽菸的人,不一定愛抽菸,也可能是因為抽菸的時間久了,心理和生理上都對香菸產生了依賴,一天不抽就渾身不舒服。出現這種症狀,說明你已經有煙癮了,可能大家覺得這不算什麼問題,但你知道嗎?在抽菸的時候,香菸中的有害物質不會“穿腸過”,而是會囤積在我們體內。
長期抽菸的人,如果去做肺CT的話,就會發現自己的肺跟普通人的肺不一樣,抽菸者的肺又黑又硬,被毒素和垃圾包圍著,肺臟健康面臨威脅。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對健康沒有概念,總覺得自己的身體好,扛得住隨便折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個機能的下降,身上所有器官的抵抗力都不如從前。
抽菸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也會翻倍,如果不及時戒菸的話,要不了多久,身體就會發出各種“警報”,提醒我們體內器官“危在旦夕”。戒菸不僅是“挽救”肺臟健康的一種方式,更是保衛身體健康的做法。
戒菸成功後,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大腦變“清醒”了
可能大家還不知道,其實長期抽菸的習慣,也會損害大腦的健康。菸草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會吸附在肺臟上,還會進入血液,透過血液迴圈,被帶到我們腦部,刺激腦神經。如果你有吸菸的習慣,並且已經出現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症狀,說明你的大腦已經受到損傷。
而戒菸的第一個好處就是修復腦神經,啟用腦細胞,透過遠離菸草,我們的大腦也會從依賴尼古丁的習慣中緩過來,而人體代謝功能也會慢慢把殘留在大腦中的化學成分代謝出去,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一種“清醒”的感覺,認知能力也會逐漸恢復。
肺部變乾淨
前面也提到了,吸菸者的肺部又髒又硬,被大量有害物質包圍,在戒菸的過程中,肺臟的自我修復系統啟動,代謝毒素的能力提高,有助於清除肺部毒素和垃圾,減輕肺臟的負擔,改善肺功能。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長期抽菸對肺部病變的影響,隨著煙齡和吸菸量的增長,肺臟病變的機率也會不斷升高,而戒菸則是阻止這一切發生的關鍵方法。戒菸一段時間後,肺部纖毛開始再生,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的症狀會明顯改善,肺功能也會慢慢恢復。
心臟病患病風險降低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抽菸的唯一壞處可能就是肺臟受損,因為大家還不知道,抽菸還會損害心臟的健康,這也說明普及吸菸危害知識任重而道遠。研究發現,長期抽菸跟心臟病發作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吸菸者患心臟病、發生心肌梗死的機率比普通人更高。
抽菸之所以會影響心臟健康,主要是因為在抽菸的時候,我們的血管也會異常收縮,導致血液迴圈不暢,增加了心臟的負擔,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上升。而戒菸成功後,刺激血管的重要因素被“剷除”,心臟健康自然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牙齒變白
一個人有沒有抽菸的習慣,一般很容易辨認,如果對方牙齒泛黃、變黑,那麼他抽菸的可能性就很大。其實抽菸也是一種對外貌影響較大的習慣,長期抽菸的人,牙齒不論是顏色還是光澤度都不如從前。
很多愛美的人都主動遠離香菸的原因就在於此,但依然有很多人為了抽菸,不顧牙齒的健康。戒菸成功後,擺脫了尼古丁的控制,發黑的牙齒也會逐漸變白,口腔的抗菌能力變強,口腔疾病也會慢慢消失。
扛過戒菸的4個關鍵期,成功就在眼前
戒菸第1周
在剛開始戒菸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他人誘惑,這也是戒菸最痛苦的時期,很多人熬不了三五天就會放棄,希望你能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繼續堅持下去。
戒菸第3-4周
形成一個習慣至少需要21天,在戒菸的第三週開始,我們從生理上已經慢慢適應了不抽菸的日子,但心理上依然不夠堅定,需要嚴格控制,遠離香菸。
戒菸1-6個月
戒菸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心理上也慢慢適應了,不會因為身邊有人抽菸而抓耳撓腮,坐立不安,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堅持,千萬不要為了試探戒菸的效果而復吸。
戒菸1年後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自己戒菸成功了,也能看到因為戒菸,身體獲得的一些“意外之喜”。
總結:能成功戒菸的人,往往都有著強大的自控力和堅定的信念,希望你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