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建安是國內醫療圈出了名的運動達人。去年67週歲的他,繼2018年完成14個全馬、9個半馬外,2019年的計劃是“每週參加一次馬拉松”。
作為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勵建安還是一名運動醫學專家。
近年來,他不斷用自身經歷,打破“傷筋動骨一百天”、“跑步損耗關節”等傳統的運動“禁忌”。他想把自己的運動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
以下是勵建安院士關於運動利弊的演講
西方最古老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提出:“運動就是生命”。
當人們在講運動有多麼好時,總有人會說:“我不動,也很好”。還有的人提倡像烏龜一樣不動。那我們就先來講“不動”有什麼弊端↓。
人不是冷血動物,而是恆溫動物,與烏龜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我們的代謝不可能像烏龜一樣靜止時大幅下降。
01關於腦梗病
人類心腦血管疾病中,所有缺血性疾病,如:腦梗發病最常見在什麼時候?是凌晨!往往早上起來才發現有問題了。為什麼是凌晨呢?因為我們在直立位到睡覺時的臥位,身體血液發生了重大變化。
血栓一旦形成,原先有基礎病變的狹窄血管會更加狹窄。凌晨時又是多夢時間,情緒一激動,就會出現腦梗塞或者是心肌梗塞。
雖然多喝水會有點幫助,但是仍然無法改變血液量的減少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於是我們反覆強調:任何長期臥床都是有問題的,而產生血栓性問題的發生率,在所有臥床的患者身上都會表現出來,無論是什麼疾病。
例如:臨床上長期臥床的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深靜脈血栓。
為什麼直立的人不發生,而患有骨折、腦血管疾病、脊柱損傷或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就都會有深靜脈血栓?就是因為臥床不運動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對於腦出血患者而言,鍛鍊是康復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合理(科學)的康復鍛鍊不僅可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而且部分人能恢復工作。康復訓練除了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更需要長期堅持的忍耐力。由於在院做康復需要花費太多費用,所以,大多數的患者都選擇在家做康復。
02關於呼吸
很多人誤以為躺著呼吸更方便,其實躺著呼吸是不好的。
不用講那麼多生理學的道理,最直接的就是,當你跑完步呼吸急促時,你會站或者坐,但不會躺下來。
無論心臟病發作還是慢性肺氣腫發作,沒有人能平臥。咳嗽嚴重時也是坐起來咳,就是因為坐和站,吸氣會更多一點。特別對肥胖的人來說,躺著還可能會致命,大量脂肪和胃腸道臟器會影響橫膈膜的下移。
03關於氣體交換的效率
人是唯一一個以直立位為行動方式的動物。
我們肺中血液和空氣之間的關係決定了肺中有多少氧氣能進入血液,帶至全身。只要是臥位,空氣交換比例就不合適,只有直立,氣體交換的效率才能提高,因此想保證身體氧氣的攝入與代謝就要用直立位,包括病人。
現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全部要求三十度臥位,而不是零度平臥,就是這個道理。
04關於骨關節
為什麼年紀大的人容易骨質疏鬆?
鈣攝入少是個原因,但其實我們吃的食物結構從年輕到年老並沒有本質的改變,怎麼年輕人就不骨質疏鬆呢?請大家記住一個著名的骨科定律——骨骼的密度和形態取決於施加在骨骼上的力。
舉2個例子:
1、海里的魚,骨骼嚼一嚼就可以吃,用手一折就斷了,魚的重力被浮力抵消了,所以骨密度低。而陸地上的動物骨骼就和魚差別很大。
2、人身上有兩個部分是由兩根骨頭支撐的,一是前臂,一是小腿。小腿脛骨根很粗壯,而腓骨很細,粗壯的是承重的,細的不承重。小兒麻痺患者癱瘓的那條腿又細又小,就是因為它不承重。
宇航員都是萬里挑一最健康的人。在地面他們一定不會骨質疏鬆,但是從太空回地球后百分之百一定骨質疏鬆,是因為在天上沒有重力。
骨質疏鬆也和運動量有關,青少年運動量很大,而老年人運動量很少,所以不想骨質疏鬆不能只靠吃,一定要運動。
還有就是內分泌,一講到內分泌,就要講到糖尿病。
代謝異常除了和吃有關外,運動是一個重大因素。為什麼兒童年輕人沒有Ⅱ型糖尿病,到了老年就成了常見病?
因為肌肉不動,就會引起糖代謝障礙。勞動人民很少有高血脂和糖尿病。上世紀50、60年代,就很少人受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威脅。
說完了“不動”,我們再來談談“動”。
↓
我們用身體學來談一下“等張”“等長”的觀念。
“等張”,就是關節屈伸張開,如走路;“等長”好比伸直胳膊手持重物或蹲馬步。日常運動主要包括耐力和有氧運動。
中國傳統的運動,如太極拳、五禽戲這類就屬於“等張”有氧訓練。站樁、八段錦等一些固定動作就屬於“等長”耐力運動。平時運動要把耐力和有氧運動結合起來。
什麼是健康?
老百姓認為沒有病叫健康,那在座的各位很多人都不是健康的。
有人說,沒有功能障礙是健康,那我也不健康,因為我戴了眼鏡。
中國《黃帝內經》裡說,健康就是天人合一。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定義是:人與環境相處的積極關係叫做健康,如果是負面關係,就是不健康。
解釋→如果我們因為疾病、外傷、衰老而不能與所處的周圍環境相適應就是不健康。
腿傷了、中風了或心理障礙天天待在家裡不願出門,和所處的大環境就是不融合。相反,儘管腿傷了拄著柺杖也要上街;下肢癱瘓坐輪椅也要出去;人雖然老了,但依然投身於各種社會活動,你能說我不健康麼?所以,人能積極適應環境就是健康。
我們來講講人對運動的適應,今天只講一個超量恢復機制。
運動量超過我們平時肌肉承受的量,肌肉就會合成新的肌肉蛋白,來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能力。每天能走一萬步,有一天能走一萬一千步時,就有了超量恢復機制。如果把走路改成慢跑,你同樣會適應慢跑。每一個人每天、每月都要有意念,不斷挑戰自己。
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2016年9月,不小心骨折。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現代醫學也講骨折後要固定、靜臥100天。
足部三個點支撐地面,我的一個點骨折,醫院的建議是手術,不手術也可以,保守治療打石膏固定,臥床兩到三個月。手術治療,評定工傷九級,自然癒合,評定工傷十級。
但我自己是搞康復醫療的,我不走這條路。我決定一天也不休息,每天都要走。當然,我做了一些措施,如右腳減壓鞋墊,讓骨折部位不直接承重,並且配了一副柺杖。
第12天爬中山陵15公里,第18天徐州雲龍湖跑步10公里,第70天中國康復馬拉松賽21公里,第80天廣州馬拉松賽42.195公里。
很多人現在也不相信,說我跑完馬拉松是我意志堅強。我的真心話是如果忍著痛不可能把42公里跑完。
我們想一下,哪些因素幫助骨骼癒合?
第一因素,運動促進血液迴圈;第二因素,適當增加壓力促進癒合。
學過醫的都知道,骨折後2個星期血液迴圈不好,也不受力,骨折斷裂線會更加明顯。有沒有可能施加壓力讓斷裂帶更加緊密。當然要用緊密的力而不能用讓骨折錯位的力。我自己是學醫的,所以有機會自己實踐了。
今天只是科普講座,而癒合與治療還需要很多條件與專業知識,請大家不要簡易模仿,我們只是要強調人和運動的關係是值得深化的。
談到馬拉松,我說說我和馬拉松的故事:老年人能不能跑步?
兩年多前,我和我所有的患者和老年朋友說:“50歲以後慎重選擇跑步的鍛鍊方法。”
2016年,哈爾濱的朋友送了我一雙很貴的跑鞋,我想不用它跑步太可惜了,開始嘗試著跑。第一次3公里,滿身是汗,之後4公里、6公里。三個月後,我跑了人生第一個半程馬拉松,很驚訝自己竟然跑得下來。
同時,我完成了人生一個重要變化——體重降了十kg。上一位教授講的我很贊同:不吃減肥是有問題的,短時間見效長時間一定出問題。但是運動讓我兩年時間在不減少飲食的情況下,一直維持在這個體重,從來沒有反彈過。
以前因為工作繁忙,我每年都要有一次重度病毒感冒,嚴重到每年要住一次院,但從2016年開始,我沒有看過一次病,吃一次藥。2017年十次馬拉松賽,其中兩次全馬。不要追求成績,跟著感覺走,但要堅持。我今年66歲,64歲才開始運動鍛鍊,還有什麼不能做到?
醫學的本源是為人民健康服務,醫療標準要提高,醫療消費要降低,人均壽命要延長,特別是健康壽命要延長。
醫療的生命體徵有四個: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有生命體徵不等於有生命價值,比如腦死亡,體徵都正常但已經沒有腦的活動,也就等於宣佈死亡。所以要把運動體徵加入,成為第五體徵。合理的、長期的、積極的運動是我們健康生命體徵的一部分。
此外,運動在慢病防治過程中會促進細胞自噬(好細胞把壞細胞吃掉)作用,來防治腫瘤。一個惡性腫瘤患者聽到不能手術,就賣房賣車去周遊世界,等周遊完了回來一檢查,腫瘤沒了。腫瘤去哪了?被好細胞吃掉了。還有骨折之後的骨痂沒了,都是被自噬作用吃掉了。
201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的大隅良典就證明了這個現象,國際權威媒體——《自然》雜誌2016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小老鼠運動4個星期,面板下注入腫瘤細胞,繼續運動兩個星期,對照組的面板癌下降61%,即便發生面板癌,癌變體積也小71%。
最後,很多人怕傷膝蓋而不願意跑步?
2018年初,一篇國際文章指出,除了競技運動員膝蓋損傷外,正常跑步者膝關節問題低於不跑步者。
第一,跑步對關節軟骨的影響。
大家怕跑步磨損軟組織,但是學醫的都知道軟骨是沒有血管的,它的代謝是靠壓力擠壓的,像海綿擠水吸水一樣,沒有壓力就沒有軟骨代謝,走路跑步的擠壓能幫助軟骨代謝。
第二,關節的穩定性。
跑步會不會損傷韌帶,答案是,如果你不循序漸進的鍛鍊,直接就去高強度跑,很可能因為關節不穩定導致損傷,但循序漸進的提升肌肉力量,韌帶就不會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