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膝關節疼痛是不少中老年朋友無法言說的痛。由於年輕時的不注意而造成膝關節炎症反覆,經常是一下雨就開始膝關節疼痛。膝關節炎發生後的主要表現即為上下樓梯疼痛,平地走路時也會痛。膝關節部位紅腫變形,或可有積液等。

但有些朋友並沒有到中年,卻也會出現下肢關節痛的情況。以前能輕鬆搞定的運動量,而今卻可能只進行到一半就感覺不太行。會感覺膝關節出現彈響或者其他摩擦的異樣聲。

我們先來看下膝關節出問題時多會有哪些表現

1、按壓時疼痛

當膝關節出現問題時,我們用手輕輕地向下按壓膝關節的部位,會出現一些疼痛。如果情況不嚴重,則這種疼痛可以忍受。疼痛的程度可因膝關節磨損程度或者是積液多少而異。

這其中的原理就是,當我們按壓膝關節部位的時候,如果會出現疼痛,那這就說明膝關節部位的軟骨部分已經開始發生退化了。髕骨兩側的軟骨發生磨損,本身就可在運動中使得碎屑物質刺激到周圍關節神經。這時用手按壓,有些人的疼痛感會比較重。

2、上下樓梯如過鬼門關

當膝關節部位出現了問題後,最難受的事莫過於走樓梯。因為當人在上樓梯或下樓梯時,關節需要承受的重力和衝擊力會比較大。

而且為了順利完成上樓梯,關節骨之間的活動範圍會比較大。如果是健康人就沒問題,但如果關節有炎症,磨損了,那麼就會感覺更加疼痛。因此,有膝關節問題的人,上下小區樓層還是走電梯為宜。

未到中老年,膝蓋卻不行?看看3件事有沒有經常做

1、不注意關節部位保暖

其實不少中老年人的膝關節問題,有一些還是從年輕的時候帶過來的。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在年輕時覺得自己年輕體壯,因此也就不那麼注意保暖。可能在寒冬也就穿單衣單褲,最多裹個外套就行了。

年輕時氣血旺盛,當時可能並不會表露出來,但寒氣侵入膝關節後,隨著年齡變大,抵抗力降低,也就容易出現膝關節痠痛的問題。甚至當天氣下雨或潮溼一點時,關節就開始痛。

2、過量的運動

凡事都得有個度,膝關節的活動也不例外。如果每天的活動量過大,比如當你每天運動完後會覺得腿部和膝關節酸脹或痠痛好長一段時間,或有心慌,胸悶等,那麼這就說明你的運動很可能是過量了。

現在的人注重養生,不少人每天堅持運動鍛鍊,這是對的。但運動宜適度,不宜過度。所謂物極必反,運動量太大會造成膝關節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引起膝蓋關節的損傷。一般來說,運動適度則是在運動感覺精神愉悅, 面板處細汗,並用手觸控脈搏在大約10分鐘內即可恢復。

其實,膝關節出現問題,出現疼痛甚至出現炎症等,多數還是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而造成的。比如對於長時間需要坐辦公室的白領, 就要注意適當變換下坐姿,讓膝關節部位不要總保持在一個負重的彎曲姿勢下。

另外,如果是比較肥胖的人,不僅會讓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失能機率增加,而且更會容易得膝關節方面的問題。因為身體的重量比同齡人多出1倍甚至幾倍,那麼膝關節骨所承受的壓力自然多很多。

6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疑難雜病要多參考舌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