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經常和大家聊普利類和沙坦類兩類藥物,也說到它們同屬作用於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藥物,就像一個藤上兩個瓜,作為一對“兄弟”,普利類和沙坦類之間有什麼異同呢?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分析分析。
普利類和沙坦類相同之處
要想了解這兩類藥物作用機制,首先聊一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這個系統對於維持心血管功能至關重要,包括調節血壓、控制體內水鈉平衡、維持血管和心臟結構等。在高血壓、心力衰竭、冠心病發病過程中,這個系統往往“過度活躍”,所以抑制其活性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腎素轉化成血管緊張素需要一種酶催化,這種酶叫“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普利類藥物就是使得這種“失活”,從而減少血管緊張素和醛固酮“生產”,所以普利類藥物專業稱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沙坦類藥物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結合,使得它們“相見但不能相聚”,血管緊張素便發揮不了作用,所以沙坦類藥物專業稱謂“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由此可見,普利類起效於這個系統的“上游”,沙坦類作用於這個系統的“下游”,二者藥理作用相似,都能夠有效地降低血壓,保護腎臟,減輕心臟肥厚、擴大。
除了作用機理的類似以外,在藥物作用維持時間上,除了早期的卡託普利屬於短效藥物,需每天二到三次服用;其他的普利類和所有的沙坦類都屬於長效藥物,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服用起來很方便,用藥依從性都不錯,它們的主要適應症也差不多:高血壓、心力衰竭、蛋白尿、心肌梗死等,就連禁忌症都相同——雙側腎動脈狹窄的病人和懷孕病人。
普利類和沙坦類各自優勢
雖然說是一對“兄弟”,長得相近,還是各有所長的。
❶ 普利類藥物的優勢:
相比於沙坦類藥物,普利類物除了能夠減少血管緊張素產生,還具有減少緩激肽降解作用(普利同時抑制緩激肽降解酶),緩激肽這個物質大量增加。
緩激肽可以引起令人煩惱的乾咳,這是許多心血管病人放棄使用普利類藥物的主要原因,但事物都有兩面性,緩激肽還具有修護心肌細胞的獨特作用,對於心力衰竭的心臟保護,普利類較沙坦類更有優勢。
❷ 沙坦類藥物的優勢:
相比於普利類藥物,沙坦類藥物直接作用於血管緊張素受體,更直接地在“根部”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療效更直接;除此之外,沙坦類因為不增加緩激肽,極少發生乾咳的副作用,因此沙坦類常作為服用普利類乾咳不耐受的病人作為替代藥物。
總之,比較這兩類藥物:普利類的心、腎保護作用有一定的優勢,但由於普利類藥物有引起乾咳副作用,特別是中國人乾咳的發生率更高,因此沙坦類依從性更好。到底選擇普利還是沙坦,還要根據疾病情況、病人的耐受性和醫生的評估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