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一些手術後還是覺得傷筋動骨100天,需要單純制動休息,但是術後效果不能夠得到保障,手術做的很好,結果不是很好。下面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如果術後不做康復的壞處。
1. 術後粘連太可怕術後不做康復第一大風險因素就是膝關節粘連,有可能發生在髕骨周圍,有可能發生在刀口周圍,也有可能發生在關節囊周圍等等,總之都會影響關節的伸直和彎曲問題,導致我們不僅不能恢復到原有的運動中,如果伸直受限,我們連基本的步態都不能達到。
所以,我們在術後第三天就要開始活動髕骨,髕骨有很多的方向可以推,一開始沒必要追求最大幅度,每個方向活動活動即可,再有就是術後2周拆線後就要開始推瘢痕,面板一層層癒合也會引起粘連,不僅不美觀,還會影響彎曲膝蓋。
最後就是要在術後兩週內完成膝關節伸直角度恢復,術後三天立即開始彎腿(這裡都是以單純前叉為例),不要過多的制動,單純休息,防止膝關節內粘連。
2. 術後肌肉萎縮會使我們喪失功能膝關節術後單純休息後會導致肌肉萎縮,很多人術後做不了直抬腿是因為麻藥導致的伸膝遲滯,再加上不主動康復,整個下肢肌肉會萎縮的非常快,正常情況下制動3天以後就會開始肌肉萎縮,兩週後肌肉萎縮速率就會達到峰值。
所以術後不管是維持肌肉狀態,還是找回以前的運動能力都不可能靠單純休息來達到目的。
3. 術後膝關節總是腫脹會影響角度以及力量的訓練一般我們膝關節術後腫脹會持續3個月到6個月之間,如何控制腫脹,讓它一直處於一個較低腫脹或沒有腫脹的情況下,從而促進關節角度、下肢肌肉進步以及本體感覺的恢復。那麼我們怎樣去控制腫脹呢?
可以利用踝泵這個動作使肌肉收縮達到淋巴迴流的作用,還可以將患肢抬高利用重力的作用促進淋巴迴流,同樣利用加壓冰敷、彈力繃帶、肌貼等輔助加壓力的方法促進迴流
膝關節術後一定要康復,從而使康復過程少走彎路,更順利更平穩的恢復到工作生活以及運動當中。
術前就要有康復理念,積累一些康復的知識,康復的過程中還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我們的膝關節,對於以後保養膝關節也是一舉兩得,防止術後骨性關節炎的提前發生,也能預防二次損傷,所以膝關節術後康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