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養生"是近年來的熱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大家早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吃飽喝足,而是一門心思追求健康生活,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大魚大肉不是稀罕物,健康卻很難得。

因為大家都沉迷於養生,就催生了一個新職業——"養生專家",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本沒有錯,可惜養生市場上的專家們,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作繭自縛

去年就出了一則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著名的養生專家林海峰去世了,這位專家生前被譽為"自然療法大師",告訴人們想要長壽,最好的辦法既不是運動鍛鍊,也不是求醫問藥,而是保持"健康"的飲食,只吃蔬菜水果,謝絕任何加工食品,而且還大力鼓吹"斷食排毒",說是身體不舒服的話,一段時間不吃東西就能把身體裡的"毒素"排出來。

2019年,林海峰吃了一包疑似過期的紅棗,結果倍感不適,為了證明自己健康療法的的正確性,林海峰拒絕去醫院,而是選擇"斷食排毒",結果才51歲的他因為食物中毒一命嗚呼了

這新聞好笑至極,也讓曾經林海峰的擁護者一鬨而散,但是可笑背後也讓人心驚,這樣聽起來就不靠譜的說法,怎麼還會有這麼多人義無反顧的選擇相信他?

林海峰那套療法其實說起來也太過簡單了,他的理念就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物就是水果蔬菜,果蔬汁能治百病,就連米麵這些主食,在林海峰嘴裡也都是不能吃的東西,因為在林海峰那套理論體系裡,果蔬之外的一切都是毒藥

林海峰這套宣傳怎麼可能是真的為了大家的身體考慮呢?他最大的目的是推銷他公司旗下的保健品,他打出的就是天然無毒的旗號,宣傳自己家的產品都是純正果蔬製品,絕對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延年益壽的效果極佳,甚至不用大夫治療,因為長期以果蔬為食的人是不會得病的。

別看聽起來很離譜,當年幾十萬人都是林海峰的粉絲,雖然事情荒唐,但人們的心態卻也值得深思。

養生陷阱

大家相信林海峰,很大一種程度上是因為倖存者偏差,自古以來,聽說過吃藥吃出毛病的,卻還真沒聽說過吃水果蔬菜吃出毛病的,於是很多人覺得信了也無妨,很多半信半疑的人就是這麼被拉進這個養生騙局的。

再說林海峰最厲害的一點是,他不是一開始就往離譜的方向引導,而是半真半假,水果蔬菜的營養價值確實是存在的,多吃水果蔬菜有益於健康這個道理並非虛言,很多原本大魚大肉的人,聽了林海峰的話,改吃水果蔬菜,確實感到身體清爽了不少,這就給林海峰下一步的宣傳提供了證據。

其實眾多養生方法,都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林海峰令人生厭的地方在於他把一分的效果吹成了十分,果蔬有利於健康和只吃果蔬延年益壽這兩句話完全就是兩個概念,但是林海峰用障眼法迷惑了大家,讓人們因為這一分的"真",相信了剩下九分的"假"。

而且林海峰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群眾基礎,因為食療養生"接地氣",在初期用食療方法來養生幾乎是零成本,畢竟水果蔬菜誰家沒有?大家這麼一比較,覺得吃水果蔬菜比求醫問藥方便多了,又省錢又方便,何妨一試?

這些年無數的平價食品因為一個"養生秘方"被捧上神壇,比如說當年的綠豆,其實人們一開始踩進這個坑是為了花小錢辦大事,結果當消費者瘋狂湧入市場時候,商家就開始瘋狂哄抬物價,把原本很普通的食品搞成了奢侈品,人們反應過來這是個騙局的時候,已經騎虎難下

林海峰用的也是這一招,先用便宜的水果蔬菜把大家忽悠進來,等大家對於他的理論深信不疑的時候,他就開始層層遞進,說相比於直接吃水果蔬菜,果蔬汁更有營養,因為這些東西的精華都在汁水裡。

人們一聽,這話不無道理,那就回家買個榨汁機好了,等人們再養成這個習慣,林海峰再次拿著自家公司的保健品跳出來。畢竟自家榨的果蔬汁多少還是不夠高檔,現在這位養生專家跑出來說自己運用高科技做出了這種濃縮的蔬菜汁、蔬菜餅乾之類,人們恐怕很難拒絕這種強大的誘惑。

這是十分常見的騙術,只是在養生市場格外的多,因為人們對於健康的追捧,近些年已經愈加瘋狂,只要有一點點可能,人們就願意試一試,可是這樣的熱情恰恰讓騙子利用,一個專家的名號就足以讓很多人瘋狂。

拒絕謊言

我國的養生市場到現在依然是亂象叢生,林海峰這個騙子是自己露出了狐狸尾巴,不然人們只會繼續相信,說到底養生這件事情太玄了,就算是用科學也很難證明它的正確性,再不靠譜的辦法也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試驗成功的人,這少數的一兩個成功案例,就會讓人們存在僥倖,萬一就是怎的呢?人人都這樣想,於是人人都成了騙子網裡的魚。

在被騙的人中,以中老年人居多,按說生活經驗越豐富的人,應該越不容易被騙,可是偏偏是這些生活閱歷豐富的人群支撐起了養生市場,因為騙子的手段時刻在進化,可是我們父母輩的人,他們的圈子已經相對固定,思想沒有那樣的追隨時代潮流,面對手段日新月異的騙子,他們非常無助。

在他們年輕的時代,其實並沒有什麼養生方面系統的知識,這個年代養生早就發展成了一門學問,路上隨便拉一個大學生,他都能翻出手機立刻給你搜索出來幾千幾百條理論,他們自己也懂得判斷,但是父母一輩並不是在這個環境裡生活的,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面對複雜的宣傳眼花繚亂,手足無措,所以他們寧願相信講話幽默的專家,聽一個人講話對他們來說,比自己上網查資料方便的多。

可惜消費者的一番真心遇到的是騙子,騙子就看中了這個群體落伍與時代,對科學養生了解不深,但是又具有強大的消費能力,這樣的人群為什麼常常遇到騙子?因為騙子的需求就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這個世界上最容易適應人心的就是騙子

林海峰就是這樣,別看他說話離譜,但是面對消費者,他的形象十分完美,學識廣博、平易近人,還在演講中苦口婆心的勸說大家"理智消費",但是他越是裝的如此大公無私,消費者就越覺得他們的"林教授"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就更樂意去為他花錢了,和追星的心理有些相似,喜歡上了一個滿足自己預期的人,願意為了這個預期,包括這個人去花錢,甚至最後本末倒置,不惜一切去維護這個人,外界,比如說子女,越是阻攔,他們就越是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

就這樣林海峰之流的粉絲越來越多,消費者本來不是傻子,可是林海峰太會做生意,他本質上是一個精妙的營銷專家,他知道人們想要什麼,也知道利用人類的這種心理可以得到什麼,他們最擅長研究人們的心理。

不受騙其實只需記住一點,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完美的事情,花錢少收效高往往意味著陷阱,我們寧願多費心思,也不要做了別人的搖錢樹。什麼事情都離不開自己的判斷,林海峰這樣結網自縛的傢伙雖然叫人覺得痛快,但是保護自己,終究還是要依靠自己。

11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牛奶vs酸奶,誰更容易得乳腺癌,真沒想到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