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舌見赤色而乾燥,屬心臟血虛火盛者,濟生歸脾湯去木香,加丹皮、麥冬主之。
濟生歸脾湯去木香加丹皮麥冬方
茯神(一錢) 遠志(一錢) 棗仁(一錢) 當歸(錢半) 煨姜(一錢) 人參(一錢) 黃 (二錢半) 冬術(錢半) 龍圓(五枚去殼) 丹皮(錢半) 麥冬(一錢)甘草(一錢) 大棗(五個)
按∶上原方主治心衰火盛,不能生土,以致土困金敗,外兼咳嗽吐痰,寒熱往來,盜汗等症,悉以此方治之。凡見脾胃衰弱,飲食少思,大便洩瀉,總屬心氣不旺所致,此補本法也。凡各種虛症,補中益氣湯所不效者,投以此方,加五味、白芍以斂其心氣,奏效更神也。又按補中陽藥也,歸脾陰藥也。凡因飢飽勞役,傷其脾而氣虛者,宜用補中,補中者,補中以益其氣也;因思慮鬱結,傷其脾而血虛者,宜用歸脾,歸脾者,噓血以歸於脾也。至於心力俱勞,而氣血俱傷者,則補中歸脾,單服固非對症,合用又不成方,惟有養榮一方,可合補中歸脾兩症而統治之,不致拈一放一耳。
凡舌見赤色而滑潤,屬小腸陽氣虛墜者,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川烏主之。
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川烏方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當歸(二錢) 陳皮(一錢) 人參(一錢) 白朮(錢半) 炙草(一錢) 黃 (二錢半炙) 山梔(一錢) 川烏(一錢) 煨姜(一錢) 大棗(三枚)
按∶上原方主治凡六經內傷外感。
內傷外感者,言由內傷以致外感也。蓋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東垣故立此方以補傷寒書之所未及,非補虛方也。今感症家多不敢用,而以為調理補虛服食之藥則謬矣。調理補虛及通其意而轉用者耳。
及暑月勞倦發熱,暑則氣耗,勞則氣傷。發熱而在於暑月,且因勞倦,自非甘溫不能。彼肆用藿香、滑石等,為暑月發熱必需之劑,只在不明此義耳。
或汗出不止,衛外之陽虛,則腠理不固矣。
俱用本方加白芍一錢(須再加五味,乃合肺主皮毛之義)。
痢疾腹痛已除,瀉猶未已,是胃氣下陷也。必尚兼後重,第圊後隨減耳,加酒炒白芍三錢。
瘧疾發久,形體 羸,無論六經,皆當加半夏一錢(合六君也)。
即有外感,不過加黃芩一錢(則合小柴胡矣)。
凡婦女胎前氣虛,以致胎動不安,小產崩漏,皆因氣虛不能升舉故也。
或產後血虛發熱。凡血虛發熱者,其舌必幹;氣虛發熱者,其舌必滑。然既在產後,則不但血虛,即其氣未有不虛者。蓋當其臨盆之際,為產婦者,若非全副精神、渾身力氣,努力責以推送之,則胞胎如何下地?
迨至胞胎下地,則所去之血固多,之後能不傷其氣乎?況血虛則氣無所附,寧不與之俱虛乎?茲以產後發熱,專責血虛,殊有漏義。而症乃列於本方之下 是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陽旺陰生,其意固自包舉也。第不明言其意,則產後之血虛,人習聞之;而產後之氣虛,人皆忽之,故特表而出之。
俱加酒炒白芍二錢(氣味酸寒,恐伐生氣,故用酒炒)。
此方凡屬中宮虛損,病後調攝,無不相宜。倪氏曰∶“七情內傷,脾胃先病,治先補土,此方主之”。
然內傷脾胃,須有分別。如飢飽勞役,飲食生冷,內傷脾胃而病者,自當主以此方。若由思慮鬱怒,七情內傷,而脾胃先病者,則於本方尚隔一膜,不若歸脾為的當也。
凡舌見赤色而滑潤,屬心臟陽虛氣弱者,濟生歸脾湯加丹皮、肉桂主之。
歸脾湯加丹皮肉桂方
茯神(一錢) 遠志(一錢去心) 棗仁(一錢炒研) 當歸(錢半)人參(錢半) 黃 (三錢炙) 白朮(二錢土炒) 木香(五分) 炙草(一錢) 丹皮(一錢) 肉桂(五分) 龍圓(五枚去殼) 大棗(三枚) 煨姜(一錢)
按∶上原方主治,已見本髒血虛條下。
凡舌見赤色乾燥,而形質反見胖嫩者,心與小腸氣血兩虛也,棗仁養榮湯主之。
棗仁養榮湯方
棗仁(一錢炒研) 遠志(一錢去心) 白芍(錢半酒炒) 歸身(一錢) 五味(八分) 熟地(二錢) 肉桂(五分) 陳皮(八分) 白朮(錢半土炒) 人參(錢半) 黃 (三錢炙)茯神(一錢) 炙草(一錢) 煨姜(一錢) 紅棗(三枚)
按∶上方主治詳前本方。
凡舌見赤色滑潤,而形質反見胖嫩者,心與小腸火氣大虧也,附子養榮湯主之。
附子養榮湯方
附子(一錢制) 白芍(錢半) 遠志(五分去心) 歸身(一錢) 五味(八分)熟地(二錢) 肉桂(五分) 陳皮(八分) 人參(錢半) 黃 (三錢炙) 白朮(二錢半土炒) 茯神(一錢) 甘草(一錢炙) 煨姜(一錢) 紅棗(三枚)
按∶上方主治,並詳各臟腑病所列本方下,而其分兩,則獨輕於各臟腑,而只與肺同者,蓋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肝腎位遠,宜制大其服也。
凡舌見白色而堅斂蒼老者,肺與大腸邪氣盛也,瀉白散主之。
瀉白散方
桑白皮(二錢蜜炙) 地骨皮(二錢) 甘草(一錢)
按∶上方主治,凡屬肺熱咳嗽,皆當加減用之。嗽加桔梗、百合,痰加貝母,如面赤咳嗽屬心火刑金者,加人參、茯苓、青皮、陳皮、五味、麥冬、知母,為人參平肺散,以瀉金中之賊邪。如咳嗽而鼻塞身重者,風寒傷肺也,參蘇飲或金沸草散以散之。
凡舌見白色而浮胖嬌嫩者,肺與大腸精氣虛也,補肺湯主之。
補肺湯方
人參(一錢) 黃 (一錢炙) 五味(一錢) 熟地(二錢)紫菀(一錢) 桑皮(一錢蜜炙) 水煎入蜜少許和服。
按∶上方主治肺金氣虛,不能生水,以致水不制火,虛陽上炎而生咳嗽等症。
凡舌見白色而乾燥,屬大腸血虛火盛者,潤腸滋水飲加生地、當歸主之。
潤腸滋水飲加生地當歸方
熟地(四錢或八錢) 山藥(二錢) 萸肉(二錢) 枸杞(四錢)歸身(三錢) 生地(三錢) 蓯蓉(三錢酒洗) 甘草(一錢)
按∶上方主治大腸無血、大便燥結,其應甚捷。
凡舌見白色而乾燥,屬肺臟火旺者,生金滋水飲加柴胡、黃芩主之。
生金滋水飲加柴芩方
熟地(四錢) 白芍(二錢) 當歸(二錢) 丹皮(錢半) 麥冬(錢半糯米拌炒) 人參(一錢半) 白朮(二錢半土炒) 甘草(一錢炙) 柴胡(一錢) 黃芩(一錢)
按∶上原方主治,凡傷寒熱退後,有難補之陰,有易動之陽,皆當養之。此以其見症,或汗後煩燥未除,口乾微熱,大便艱澀,小水短赤即是。又有一種少陽陽明症,手足腫痛,系火燥生風,風淫末疾,不必俟其汗後,當即以本方加柴、芩與之,無不效也。
凡舌見白色而滑潤,屬大腸陽虛氣湯者,補中益氣湯送固腸散主之,補中益氣湯見前。
固腸散方
陳米(二兩炒熟) 木香(一錢) 肉果(二錢生用) 粟殼(二錢密炙) 乾薑(二錢半炒) 炙草(一錢半)
按∶上方主治脾胃虛弱,內寒注洩,水谷不分,下痢膿血,赤少白多,脹滿腹痛連心,食少力乏等症。
炒磨為末,每服二三錢,煎補中送下,切忌酒肉魚腥油麵生冷。
凡舌見白色而滑潤,屬肺陽虛氣弱者,補中益氣合參附湯主之。
補中益氣合參附湯方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酒炒) 人參(錢半) 黃 (三錢炙) 白朮(二錢半土炒) 歸身(錢半)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炙) 附子(錢半制) 煨姜(一錢) 大棗(三枚)
按∶上方主治肺脾氣虛下陷而土冷金寒者,其原治見前本方。
凡舌見白色乾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肺與大腸氣血兩虛也,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炮姜主之。
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炮姜方
川芎(一錢) 歸身(二錢) 白芍(三錢酒炒) 熟地(四錢)人參(錢半) 黃 (三錢炙) 白朮(二錢半土炒) 茯苓(錢半) 炮姜(一錢) 炙草(錢半) 大棗(三枚)
按∶上方主治,已見前參 八珍湯條下。凡舌見白色滑潤,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肺與大腸精氣虛寒也,參附養榮湯去茯苓、加炮姜主之。
參附養榮湯去茯苓加炮姜方
白芍(錢半酒炒) 遠志(五分去心) 歸身(一錢酒洗) 五味(八分) 熟地(二錢) 肉桂(五分) 陳皮(八分) 人參(一錢) 白朮(一錢) 炙草(一錢) 炮姜(一錢) 大棗(三枚)
按∶上方主治,並詳各臟腑病所列本方下。
凡舌見黑色而堅斂蒼老者,腎與膀胱邪氣盛也,清肝飲主之。
清肝飲方
熟地(八錢) 山藥(二錢) 萸肉(二錢) 丹皮(錢半) 茯苓(錢半) 澤瀉(錢半) 柴胡(一錢) 棗仁(一錢) 歸身(錢半) 白芍(錢半) 甘草(一錢)
按∶上方主治,見前心與小腸病所列滋水清肝飲方下。
凡舌見黑色而浮胖嬌嫩者,腎與膀胱精氣虛也,補元煎主之。
補元煎方
熟地(六錢) 枸杞(四錢) 山藥(二錢) 萸肉(二錢) 杜仲(二錢) 人參(二錢) 甘草(二錢)
按∶上方主治,男婦氣血俱虛,精神失守,危劇等症。虛甚倍加 、術,寒者重加姜、附。
凡舌見黑色而乾燥,屬膀胱陰虛火盛者,六味飲合滋腎丸主之。
六味飲合滋腎丸方
熟地(四錢) 山藥(二錢) 萸肉(二錢) 茯苓(錢半) 澤瀉(錢半)丹皮(錢半) 黃柏(二錢) 知母(二錢) 肉桂(五分)
按∶上方主治,凡小便不利,而莖中痛連小腹者,系火逼膀胱所致也。痛止便利,即止勿服。
凡舌見黑色而乾燥,屬腎陰虛火旺者,六味飲合生脈散主之。
六味飲合生脈散方
熟地(四錢) 山藥(二錢) 萸肉(二錢) 丹皮(錢半) 茯苓(錢半)澤瀉(錢半) 五味(錢半) 人參(錢半) 麥冬(錢半)
按∶上原方主治,腎水不足,虛火上升,變為朝熱咳嗽,消渴虛勞,及水沸為痰等症。易曰∶“雨以潤之”。
此方是也。
凡舌見黑色而滑潤,屬膀胱陰盛火衰者,金匱腎氣丸主之。
金匱腎氣丸方
牛膝(一兩) 車前子(一兩) 附子(五錢) 肉桂(一兩) 熟地(九兩酒拌)山藥(一兩) 萸肉(一兩) 茯苓(三兩) 澤瀉(一兩) 丹皮(一兩) 煉蜜為丸
按∶本方主治脾腎虛寒,腰重腳腫,溼飲留積,小便不利(此則莖中痛而不連少腹者,乃寒逼膀胱而氣不能化也);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氣喘痰盛;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
凡舌見黑色而滑潤,屬右腎陽虛火虧者,八味地黃丸主之。
八味地黃丸方
附子(一兩) 肉桂(一兩) 熟地(八兩) 山藥(四兩) 萸肉(四兩) 丹皮(三兩) 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按∶上方主治命門火衰,元陽虛憊,變為洩瀉,腹脹陽痿,精寒不育,兩膝 疼,腰軟無力,兩目昏花,不能遠視,悉以此方治之。易曰∶“日以 之。”此方是也。
凡舌見黑色乾燥,而形色反見胖嫩者,腎與膀胱陰陽俱虛也,枸杞養榮湯主之。繼用十補丸。
枸杞養榮湯方
枸杞(四錢) 遠志(一錢) 歸身(二錢) 五味(錢半) 白芍(三錢)熟地(六錢) 人參(錢半) 白朮(三錢) 炙草(錢半) 茯苓(錢半) 肉桂(五分) 陳皮(錢半)
炙(三錢無參倍用) 煨姜(錢半) 大棗(五枚)
十補丸方
熟地(八兩) 山藥(四兩) 萸肉(四兩) 丹皮(三兩) 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附子(一兩制) 肉桂(一兩) 鹿茸(二兩無則鹿膠代之) 五味(一兩) 蜜丸
按∶上方主治,腎臟虛冷,面黑足寒,耳聾膝軟,小便不利等症。
凡舌見黑色滑潤,而形色又兼胖嫩者,腎與膀胱元氣大憊也,附子養榮湯主之。繼用右歸丸。
附子養榮湯方
附子(錢半) 遠志(一錢) 白芍(三錢酒炒) 歸身(二錢) 五味(錢半)熟地(六錢) 肉桂(五分) 茯苓(錢半) 人參(錢半或二三錢) 炙 (五錢無參倍用) 白朮(三錢)陳皮(錢半) 炙草(錢半) 煨姜(二錢) 大棗(五枚)
上將熟地棗肉搗爛,其餘炒磨為末,加蜜為丸,即予家所制萬應一粒丹者是也。凡中風傷寒,痘疹胎產,及血癥喉痺等症,勢在危急,刻不可緩者,每用一粒,滾湯研化,不時灌服,其勢自定。繼予兩粒三粒,其病自退。如調治久病,則作細丸,每服五錢,早晚兩時,空心米飲送下。
按∶上方主治勞役過度,飢飽失時,思慮太甚,鬱結尤多,以致脾肺氣虛,榮血不足,畏寒發熱,食少無味,四肢無力,懶動怠惰,嗜臥身倦,飢瘦色枯,氣短驚悸,怔忡健忘少寐;或中風卒倒,張口直視,手撒遺尿,或傷寒重劇,譫妄昏沉,撮空見鬼;或身振脈搖;或筋惕肉潤;或吐血、衄血、便血不止;或自汗、盜汗、頭汗不收;或嘔吐洩瀉;或水腫腹脹;或眩暈呃逆;或痰湧喘急;或筋骨疼痛;或手足痿痺;或心腹腰背肋脅諸痛難當;或九竅不利;或瘧痢疾疾,諸藥不效;或脫肛痔漏,積久不痊;或夜熱咳嗽;或夢遺白濁;或婦女經閉、血淋崩中帶下,胎前產後;或幼稚急驚慢脾,疳積吐瀉,麻疹痘瘡;或發背癰疽,不能起發收功;或瘰 流注,不能消散潰斂,種種雜症。不拘新久,但看其面色 白痿黃,病勢日輕夜重,而其舌胖嫩滑潤者,勿論其脈症,投以此方,無不立應。更有其舌由白而黃,由黃而黑,甚至焦乾燥裂,而其舌頭浮大而胖壯者,屬寒涼太過,五臟虛冷也,亦必此方救之。餘家救活各科危症,夙號專門,三吳遠近,兩浙東西,活人無算,而起死回生之力,此方十居六七。蓋其用之廣而效之神,誠有不能殫述者,姑陳其略,以為重生者告。
右歸丸方
附子(一兩) 肉桂(一兩) 熟地(八兩) 枸杞(四兩) 山藥(四兩) 萸肉(四兩) 杜仲(三兩) 歸身(三兩) 菟絲(三兩) 鹿膠(三兩) 蜜丸
按∶上方主治,凡命門空虛等症,八味丸治之,不愈者,此方神效。見症已詳八味丸下。
方自仲景到今,凡充棟矣。而予所經驗者採而輯之,不過三十有奇,不且嫌其太簡乎?不知予於醫也,半世功夫,搜盡群書主腦,一生閱歷,參遍各症根苗。就標求本,據本配方,所配止此,則其所輯亦惟此耳。然經絡臟腑,無病不統於其中;通塞正從,無法不備於其內。則是方雖簡,而未始不該也。第天下之理,則由一而分為萬,吾輩之學,須窮流以溯其源。臨症者,倘因有此而舉目則陰陽虛實,了若日星;動手則補瀉寒暄,應如桴鼓。遂相率而趨於簡易之途,而不復於賾處著力,繁處營心,則闢後學一直捷之徑,適貽後學以疏陋之譏,亦非是編所以公世之心也
一、普通選法
外感——拔罐
瘀血——放血
裡寒——艾灸
頑固疾患——火針
強壯者——針刺
二、靈活運用三通法
針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溫通法、強通法,是賀老經過50餘年的理論探討和臨床實踐相結合而提出的針灸學術思想。微通法是以毫針療法為代表,溫通法是以火針療法為代表,強通法的典型方法是放血療法。
三通法較好地闡明瞭針灸的作用機制,“病多氣滯、法用三通”的針灸學術思想是三通法的立論依據。
謝新才跟師以來運用三通法於臨床,確有比較理想的療效。現在其在臨床上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已確立了一套自己較熟用的三通法方案,有執簡馭繁的妙處,即:
1.微通——毫針——內傷
一般的內傷疾患,如臟腑功能失調、氣滯等,即用毫針通調為主,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2.溫通——火針——頑疾
對於頑固性疾患,如骨質增生、中風後遺症、面癱後期等,多加用火針療法以溫通之,其效果才能較為理想。火針也有強通的意思。
當然對於陽虛外寒明顯者,也用艾灸或紅外線照射以溫通。
3.強通——拔罐——外感
而對於外感類疾病,如感冒、痺證,或內虛易外感者,多用拔罐法以祛風邪等強通。
當然,對於瘀血明顯者,如靜脈曲張等,也用放血療法以強通。
選法思路
大凡臨床療效較好的醫家都是靈活地運用腧穴,合理配穴,而不是受某穴治某病的侷限而墨守成方,呆板地配穴。
雖然前人對於腧穴的功能及臨床應用積累了很多寶貴豐富的經驗,但是如果我們不去研究腧穴的功能,不掌握腧穴的特性只是機械地照搬,死記某穴治某病,某病取某幾個穴,孤立地認識疾病,就會使我們在臨床上受到限制。 特別是遇到複雜的疑難病證往往會束手無策,即便是治療也是取穴不清,治療不明,病輕不知何因,病重不知何故。 賀老在臨證治療中,取穴方法非常靈活,一般以循經取穴為基礎,但決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嚴格按照經絡學說來辨證,分析疾病是屬於哪一經或哪幾經。
一、循經取穴
在眾多的穴位中,如何進行選穴是比較關鍵而又有一定難度的,賀老一般以循經取穴為基礎。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按照經絡學說來辨證,分析疾病是屬於哪一經或哪幾經。
清代的《瓊瑤神書》中說:“醫人針灸,不知何經受病,妄行取穴”是針灸療效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針灸選穴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要按受病部位來分析病位在何經。
對此早在《標幽賦》中就有“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之說。明代張三錫在《經絡考》序中也指出:“臟腑陰陽,各有其經……明其部以定經,循其流以尋源,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猶適燕而北行,豈不愈勞愈遠哉。”
這實際也是強調針灸治病必須按病變部位來分析,才能順藤摸瓜,選出正確的穴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這是循經取穴的基本原則。
二、隨症選穴
針對某一主要症狀取穴稱之為隨症選穴。關於隨症選穴的理解,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根據疾病的病因病機來選取穴位,既要考慮病所與經絡的聯絡,又要根據經絡、臟腑的理論酌情選用治療病因的穴位,此時的選穴就要注重辨證取穴與辨經取穴相結合。
二是根據疾病過程中出現的症狀來選取穴位。實際上針灸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對症取穴大多見於特定穴中,其中五輸穴最為突出,從賀老的治療中可以看出,相當多的穴位屬於特定穴的範疇,因此深入細緻地研究特定穴的應用對提高針灸療效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效能選穴
補氣:太淵、氣海、百會、膻中;
補血:血海、膈俞、中脘、絕骨;
滋陰:三陰交、陰郄、太溪、照海;
壯陽:命門、關元、太溪、腎俞;
疏肝:丘墟、太沖、內關、期門、蠡溝;
健脾:太白、建裡、章門、脾俞;
解表:合谷、外關、大椎、(五輸)經穴;
祛風:風字穴位;
溫裡:滎穴、壯陽穴;
通行穴:支溝、手三里、天樞、曲池、三焦俞、條口、環跳、歸來;
利水:太溪、四瀆、三陰交、陰陵泉、水分、水溝、水道;
祛痰:絡穴,邪隨絡穴而出;
鎮靜安神:神字穴;
升舉穴:百會、衝字穴,加補氣穴;
活血祛瘀:郄穴,區域性放血,補血穴;
醒腦開竅:人中、井穴、四神聰、會陰、百會、內關;
退熱:大椎、膏肓俞、陰郄、勞宮、尺澤、耳尖放血、曲池、清冷淵;
治汗穴:合谷、復溜、陰郄、尺澤、氣海、勞宮;
扶正祛邪:原絡配穴。
四、部位選穴
半身:聽宮;
上半身:合谷;
下半身:太沖、環跳;
頭頂:太沖、湧泉、合谷;
頭兩側:足臨泣、外關、中渚;
枕部:至陰、後溪、長強;
前額:解溪、豐隆、合谷;
面部:合谷、衝陽、氣衝、條口;
眉稜骨:肝俞;
目:肝俞、臂臑、養老、光明、目窗、風池、行間;
鼻:通天、列缺、上星、孔最、肺俞、膻中;
口唇:脾俞、太白、豐隆;
牙齒:太溪、曲池、合谷、偏歷;
舌頭:通裡、照海、風府、啞門、滑肉門;
耳朵:太溪、外關、懸鐘;
頸項:列缺、支正、崑崙;
咽喉:通裡、照海;
肩:條口;
肘:衝陽;
手:大椎、中脘;
脊柱:後溪、人中、大鐘;
背:合谷、養老;
胸部:內關、足臨泣、梁丘、太淵、孔最、大陵;
乳房:足臨泣、梁丘、內關、肩井、少澤;
胃口:內庭;
脅部:丘墟透照海;
脅下:內關;
胃脘:足三里、梁丘、豐隆;
腹部:支溝、手三里、三陰交、足臨泣;
少腹:蠡溝;
腰部:委中、太溪、合陽;
前陰:大敦、水泉;
後陰:承山、二白;
大腿:腰陽關、秩邊、環跳;
腿部:風府、腰夾脊;
腳底:關元、氣海、命門、腎俞;
腳趾:百會、中脘、章門;
腋窩:內關、蠡溝。
五、病因選穴
舉例如下:
外感:合谷、外關、大椎;
內傷:傷食——足三里、天樞;
外傷:區域性放血、循經郄穴。
總之,選穴思路是多方面的,需要基礎知識全面,才能靈活運用。
還可以考慮時間(子午流注)、體質、辨證、經驗、現代醫學認識等來選穴,依據上述思路,按君臣佐使組合成處方,才能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賀老認為,現在年輕中醫在臨床中存在的問題是穴位使用太多、不專,治療的重點不突出,所以臨床效果欠佳。另一方面重視文獻不夠,就如同木匠工具不齊全,是不可能做好手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