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作為內科領域裡重要一科,也是涉及最多內臟器官的專科之一,消化科的常見病、疑難病眾多,國家岐黃學者、曾任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的沈洪將自己37載光陰全部奉獻在科室,為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悉心治療,辛勤研究療效更佳的治療方法。同事們都說,沈洪工作起來,什麼苦累都不在乎,一心只想著病人,而忘記了自己的身體。

天生我材,勤學為醫

說起醫生職業,沈洪覺得自己和它有繞不開的緣分。年輕時的沈洪一開始在地方衛生系統工作,上世紀70年代他受進工廠、當工人光榮的思想影響,轉行成為一名工人。“恢復高考後,我努力學習,有幸考取南京中醫學院(現南京中醫藥大學),又回到了醫療行業。”

幹一行,愛一行。沈洪一直勤學努力,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無止境,中醫需要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也需要名醫老師的指導。”本科畢業三年後,沈洪繼續學習成為碩士研究生,在消化領域中刻苦鑽研。1989年,沈洪放棄穩定的工作再次重返校園,成為當年南京中醫學院中醫學4位博士生中的一員,跟隨國醫大師周仲瑛學習。

“捫心自問,我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作為學科帶頭人,沈洪帶領團隊不斷進取,奮發向上,創造了許多個“第一”,在全國都具有影響力。科室建設成為集國家中醫臨床研究(脾胃病)基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江蘇省中醫消化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診療中心,名列全國前茅。

伏案耕耘,晝夜不息

隨著年紀增長,沈洪近視度數越來越高,看檔案都變得有些吃力。“我這眼睛,是長年伏案工作落下的毛病。”早上7點,沈洪就來到醫院為病人看病,門診結束後研究疑難疾病,直到深夜才離開。沈洪覺得,白天的時間應當都貢獻給病人,晚上空餘時間才用來做醫藥研究。

“我習慣把病歷寫得很詳細,特別是看到有的病人輾轉各個醫院,帶來很多診斷報告、檢查材料的時候,我一定會幫他們把病情、病因理清楚,讓他們對治療增加信心。”消化科的棘手病症可能涉及多個器官,治療起來費時費力,但沈洪認為,對待每一位患者都要儘自己所能,一心為其服務。

“醫生的主要精力在臨床,但從臨床發現問題,去思考怎麼解決也非常重要。”為了提高疑難雜症的治癒率,沈洪常常犧牲休息時間,反覆探究疾病的治療方法。

在對潰瘍性結腸炎的長期研究下,沈洪提出“病、證、症、法、方、藥六部一體化”臨證思路“辨證結合病情分期的二步序貫治療方案”,形成了“清腸化溼方”、“健脾清腸方”協定方,研發潰瘍性結腸炎院內製劑“腸安膠囊”、“清腸化溼顆粒”。針對胃癌防治的重大臨床問題,他重點關注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腸化和輕中度異型增生的患者,提出氣虛血瘀熱鬱是炎癌轉化過程的關鍵病機。透過研究,他獲得中藥新藥“益氣和胃膠囊”,並研製了院內製劑“清幽養胃膠囊”,臨床應用廣泛。

沈洪教授門診時間:週一/週四上午、週二下午消化科診室;週五上午名醫堂診室

針對胃癌防治的重大臨床問題,沈洪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提出胃癌前病變“虛則不榮,胃體失養;滯則不通,胃絡失和;邪氣傷正,正虛邪戀”的病機特點,氣虛血瘀毒蘊在炎癌轉化中的關鍵作用,“治重脾胃,兼顧他髒;益氣活血,貫徹始終;化溼和中,宣暢氣機;清熱解毒,斟酌選擇;解鬱調神,安和五臟”主要治法,能有效阻斷和逆轉胃癌前病變。與此同時,他協助單兆偉教授研發中藥新藥“益氣和胃膠囊”和醫院製劑“清幽養胃膠囊”,在臨床廣泛應用。

以今通古,包容世界

“中醫學積攢了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其中蘊含著文化和生命節律值得我們學習一生。”沈洪覺得,學習過去歷史的精華是掌握中醫技藝的必經之路,但要治好現代人的高發疾病,光靠“學古”而不“通今”是不合格的。“中醫本身就博採眾長,它一直是開放的,包容的。現在醫學領域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必須睜開眼睛看世界,吸收現代先進的療法,才能在治療上把中醫完美融合進來。”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沈洪留學日本大阪大學學習現代技術,一邊傳播中醫文化,一邊交流學習現代醫學的先進之處,養成了“以今通古,以古驗今”的治學方法。

沈洪主任專家團隊合影

沈洪始終保持著對醫療、教學和科學研究事業的執著追求。他不僅在臨床上有口皆碑,在學術研究領域也頗有建樹。他重視創新和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等。他發表SCI論文12篇,主編《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等專著17部,為中醫醫生與學子們分享寶貴的臨床經驗,為中醫消化內科添磚加瓦。

10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尿滴白與前列腺炎有何關聯?小心這個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