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CT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的解剖學評價。對於心臟和冠狀動脈疾病,由於需要在心動週期的一個較短時間窗內快速完成影象採集,以減少心臟搏動對冠狀動脈和房室結構觀察的影響,因此對CT的時間解析度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CT在心血管疾病診斷的臨床應用主要包括以評價冠狀動脈為主的冠狀動脈CT動脈造影(CTA)和診斷大血管疾患為主的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造影。

冠狀動脈CTA冠狀動脈CTA是目前無創性評價冠狀動脈解剖結構的最佳影像學方法,其臨床價值包括:透過計算冠狀動脈鈣化評分進行冠心病危險分層;透過定性定量判斷冠狀動脈狹窄,診斷阻塞性冠狀動脈病變;透過對高危斑塊特徵定性分析進行預後判斷;對各類冠狀動脈解剖畸形和先天性心臟病合併心外畸形做出準確診斷。

簡單來說,心臟血管CT具體做法較簡單,與普通CT一樣,患者躺在一個CT機子裡,只不過需要給血管裡打造影劑。

但其意義重大,如前所述,其檢查結果可用於分析和評價冠狀動脈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也可作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的CTA評價。

冠脈CTA的優點和不足

優點與其他影像學方法比較,CT的優勢在於空間解析度高、成像速度快、覆蓋範圍大,且掃描獲得的容積資料可通過後處理進行任意切面的多平面成像和三維成像,是顯示心臟和大血管解剖的最佳方法。 其對身體創傷小,價格便宜。冠狀動脈CTA顯示有臨床意義的冠狀動脈狹窄的標準性較高,且對冠狀動脈中、高度狹窄的陰性預測值也較高,有助於避免冠狀動脈正常或不許介入治療的患者行有創的侵入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缺點CT技術的不足在於檢查具有放射性,需要使用碘對比劑(碘過敏和腎功能不全為禁忌證),無法對心肌進行組織學特徵評價,也不宜進行實時動態成像。 並非所有的病變CT都能看清,尤其是對於某些鈣化比較明顯或是植入過支架的患者。心率快慢也會明顯影響成像質量,心率越快成像質量越差,目前的64排CT要求心率控制在60次/分以下,更快的128排和雙源CT也要求心率儘量控制在70次/分以下。不過現在隨著技術進步,對心率的要求越來越少。對於某些患者冠脈CT還可能高估病變的狹窄程度。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冠脈CT的成像質量和適用範圍也必將大大提高。

關於冠脈CTA的2個高頻問題

造影劑的問題做冠脈CT前需注射含碘的造影劑,有極少部分人會存在造影劑過敏的反應,主要包括身體發熱、皮疹、噁心嘔吐等,最嚴重會出現喉頭水腫、心源性休克等(發生率小於萬分之一)。所以,冠脈CT檢查後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再離開。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碘造影劑的應用需要慎重,要嚴格按照大夫的建議。放射劑量的問題很多患者擔心做一次冠脈CT會“吃”好多射線。事實上,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效能優越的冠脈CT放射劑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與普通的肺部CT掃描相似,可將放射劑量控制在20張胸片的範圍。

冠脈狹窄程度,臨床如何測?

實際上,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測定方法包括直徑測量法和麵積測量法,目前臨床上大多數採用直徑測量法。

直徑測量法狹窄程度% =[1-SD/(PRefD+DRefD)]X100%。(SD= 狹窄處管腔直徑;PRefD= 近端參考點管腔直徑;DRefD= 遠端參考點管腔直徑)。

直徑狹窄程度 <50%被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狹窄程度 >50%稱為冠心病。冠脈狹窄程度分級:輕度狹窄:管腔內徑減少 <50%;中度狹窄:管腔內徑減少50-75%;重度狹窄:管腔內徑減少>75%;次全閉塞:管腔內徑減少 95%或完全閉塞。

總結來說冠脈CTA是目前無創性評價心臟血管解剖和斑塊特徵的最佳方法,其主要臨床價值在於鈣化積分與危險分層、冠心病中等驗前機率(pre‑test probability,PTP)患者排除阻塞性冠狀動脈狹窄以及高危斑塊特徵識別與預後評價。 冠脈CTA是目前無創性評價冠狀動脈解剖的最佳影像學方法,目前已有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表明,使用64層螺旋CT或以上的裝置對於診斷阻塞性冠狀動脈狹窄的敏感度和陰性預測價值均較高。 基於冠脈CTA的高敏感度和陰性預測價值,目前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援在冠心病中度PTP患者中使用CTA排除阻塞性冠狀動脈狹窄。值得注意的是,在瀰漫性鈣化患者中,CTA的假陽性率明顯增加,需要結合其他功能學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12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要想體重不過百,早上這幾樣食物不要碰,熱量比肉還高,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