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北方地區連續大雪降溫,很多地區溫度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一些疾病多發,如感冒發燒、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肺炎肺氣腫、關節炎等;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也降到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多數地區溫度-10℃~5℃間,降雪大風天氣讓人感覺更加寒冷,生病的人也成倍增加,老人、兒童較多。
臨床發現,隨著氣溫的下降,除了感冒外,有幾類疾病發病率明顯增高。
1、心血管疾病。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期,老年人多見。當天氣大幅度降溫後,不僅原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胸主動脈夾層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冬季發病增多,而且高血壓患者血壓普遍升高,一些輕度動脈硬化者也表現出症狀。有調查表明,冬季心絞痛發生的可能性較其他季節高出近30%。在一定範圍內,氣溫每降低一攝氏度,心梗的發病率會增加近2%左右。
冠心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見症狀為胸悶、心悸、氣短、胸痛等。腦出血、腦梗塞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常見症狀為眩暈、頭痛或者噁心嘔吐、肢體無力、麻木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等。
有專家稱,因為氣溫低引起四肢的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若加上氣溫驟降帶來的應激,使原有冠心病的基礎上冠脈血管收縮、痙攣,容易出現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2、腦卒中。冬季是腦梗的高發季節,氣溫驟降時,病人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最容易發生腦卒中事件。有的人在早晨起床上廁所時發病,有的早上一起來就發病了。還有的到戶外活動時發病。有統計顯示,在秋冬季有70%腦梗塞發生,主要是在突然大幅降溫、季節更替等時段,這多因氣溫低造成小動脈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起。
有專家稱,秋冬季凌晨5點是中風最易發作的時間節點,約50%的患者在這個時間點突發中風。因為該時段交感神經興奮,人的肌體代謝加快,血壓升高,達到一天中的最高水平。很多老人習慣於清晨一大早就到公園鍛鍊,為的是呼吸新鮮空氣。可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的老人,這一時間有人稱為“死亡時間”。
3、消化性潰瘍。冬季降溫是消化性潰瘍發作的誘因之一。降溫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發病增多,到醫院就診的患者數量明顯增多。多數人是原來有胃病復發,受到寒冷刺激後發作、加重。有的人出現腹痛加劇,甚至黑便嘔血,是胃潰瘍合併出血。專家稱,氣溫驟變後,人體對寒冷起了應激反應,一方面胃粘膜毛細血管收縮,另一方面胃酸分泌增加,使得消化性潰復發的機率大大增加。
4、呼吸系統疾病。秋冬季氣溫下降,呼吸道疾病高發,不僅因為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炎症患者多,一些流感病也會乘機發作。還有乾冷的空氣、粉塵等刺激呼吸道引起過敏反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患者的呼吸道受到冷空氣、粉塵、病菌等刺激後,氣道炎性反應增高,往往多因素作用,治療難度大。哮喘患者也會因為空氣顆粒增多、冷空氣刺激而發作或加重。
5、骨關節炎症。氣溫較低時,人體為了抵抗寒冷,血管收縮,尤其是膝關節等周圍組織薄弱的關節更容易受到寒冷侵襲,關節出現酸、脹、疼痛等症狀,風溼、類風溼關節炎最多見。
6、慢性腎病復發。專家表示,病毒感染會導致腎病復發,感冒引起發熱,所服用藥物對人體腎臟損害較大,增加腎臟負擔。慢性腎炎患者感冒當天或次日會使病情復發加重,急性腎炎則一般在感冒後10~14天會出現,症狀為浮腫、尿血。不少腎病患者都是在感冒時被發現的。冬天氣候寒冷,面板排出的汗液和毒素減少,腎臟負擔大,腎炎、高血壓、尿毒症患者易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