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鬆解橫突棘肌群

解剖:頸胸段半棘肌、多裂肌、迴旋肌。

橫突棘肌

功能障礙:橫突棘肌為脊柱提供穩定性,當缺乏運動,比如長期靜坐時,該肌傾向於縮短及纖維化,這在併發關節活動受限時尤為明顯。

由於多裂肌與關節囊相連,其長期緊張會對關節突關節滑動造成顯著影響。脊柱側凸時多裂肌也會保持持續收縮狀態,特別是在側凸曲線的頂點處。要特別留意T2~L1和C7~T1交界,這兩處是關節突關節退行性變的高發部位。

體位

治療師體位:站立位,面向患者,身體與患者成45°。

患者體位:側臥位。

揉撫手法

(1)對橫突棘肌使用CR手法

橫突棘肌的CR技術

(2)用拇指進行一系列的挖取式揉撫手法,向頭部方向成45°。

支撐的拇指鬆解橫突棘肌群

將拇指放在棘突旁,沿著棘突滑動,並從豎脊肌旁按進深層以鬆解位於棘突和橫突之間的多裂肌和半肌。進行每次揉撫手法時,另一隻手輕輕按壓胸廓,使豎脊肌變鬆馳,這樣可以讓手法更容易滲透進深層組織,同時也可鬆動肋骨及肋椎關節。

在T12到C7之間進行手法操作,每次1英寸(約2.54釐米)。可以重複數次以達到鬆解肌肉和結締組織間的粘連並鬆動脊柱的目的。

2.鬆解棘突上的軟組織附著點

解剖:斜方肌、胸腰筋膜、棘上韌帶、大菱形肌、頸夾肌、棘肌、多裂肌、迴旋肌。

胸椎棘突上的肌肉附著點

功能障礙:棘突上的肌腱骨膜接合處是筋膜、棘上韌帶和肌肉的筋膜延伸相互交織形成的。既往的損傷或慢性功能障礙(如不良姿勢)都會導致其增厚。

長時間坐著,尤其是處於駝背的姿勢下,會對棘突產生牽拉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組織就會增厚並缺血、出現壓痛。這項治療僅僅是針對慢性症狀。

體位

治療師體位:站立位,面向患者,身體與患者成45°。

患者體位:側臥位。

揉撫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中段胸椎的棘突是向後下方突出的,而上段胸椎的棘突是直接向後突出的。做手法的目的是處理骨性結構周圍,使其變得跟正常組織一樣順滑。

從T12棘突開始,使用拇指支撐技術對每一個胸椎棘突的上下表面進行反覆揉撫,示指屈曲放在棘突的另一邊。

用拇指支撐技術鬆解胸椎棘突上的軟組織附著點

可以用拇指輕輕捏住棘突以保持穩定,同時另一隻手輕壓胸廓使軟組織變得鬆弛,並搖擺患者的身體。如果感覺到連線在棘突上的軟組織存在明顯的纖維條索感,可以使用快速的反覆揉撫手法。

3.鬆解橫突周圍的軟組織

解剖:頭最長肌、頸最長肌、胸最長肌、頭半棘肌、頸半棘肌、胸半棘肌、胸髂肋肌、橫突間肌、多裂肌、肋提肌。

胸椎橫突上的肌肉附著點

功能障礙:橫突部位之所以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有兩個原因。第一,頭頸部與中背部間的橫突上有重要的肌肉附著點,在頭前移姿勢下這些肌肉會變得緊張。

第二,這些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的肌肉與筋膜、韌帶交織在一起,又會對肋骨造成壓迫,減少肋骨的活動度。張力過高也會引起肋椎關節內運動減少,從而引起關節激惹。同時,周圍的肌肉也會出現關節運動反射,進一步導致張力增高。

體位

治療師體位:站立位,與纖維走向成90°。

患者體位:側臥位。

揉撫手法

(1)在T12棘突外側3~5釐米處,用拇指對橫突和肋骨上的肌肉附著點進行一系列的揉撫手法。

用拇指支撐技術鬆解胸椎棘突上的軟組織附著點,鬆動肋橫突關節

一開始使用較緩慢的挖取式揉撫手法,透過手感去尋找張力較高或纖維增厚的部位,當找到明顯的纖維條索感時使用快速的橫向揉撫手法。

方向可以是輕微向下、向上、45°朝向頭部或垂直於身體中線。在進行緩慢揉撫時,配合肋橫突關節P-A按壓,在活動受限的區域重複多次。透過這種手法和P-A鬆動來恢復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2)繼續上述手法,在每一個椎體節段重複若干次,然後往上移動1英寸(約2.54釐米),一直到C7。

4.鬆解頸髂肋肌、胸髂肋肌、上後鋸肌

解剖:頸髂肋肌、胸髂肋肌、上後鋸肌。

頸髂肋肌、胸髂肋肌、上後鋸肌

功能障礙:頸髂肋肌、胸髂肋肌常由於頭前移姿勢或者頸部損傷而出現張力增高。頭前移時髂肋肌處於離心收縮狀態,久而久之在肩胛骨深處便出現壓痛。長期緊張會導致肌肉纖維化。

上後鋸肌是穩固豎脊肌的支援帶,又因為它連線到第2~5肋,可協助上提肋骨。通常來說這塊肌肉容易出現張力增高,導致壓痛和輕微增厚,特別是當上胸廓固定時。

體位

治療師體位:站立位,與纖維走向成90°。

患者體位:側臥位和仰臥位。

揉撫手法

在菱形肌和斜方肌深層定位上後鋸肌。與鼓起的菱形肌不同,上後鋸肌比較扁平,像覆蓋在肋骨上的一張紙。為了更好地觸診及分辨,可將肩胛骨向脊柱推移。

由於菱形肌連線在肩胛骨上,這樣可以使其放鬆,在肩胛骨內側緣觸及鼓起的肌纖維,而上後鋸肌仍保持扁平的形狀,手指深按並以45°斜向內上彈撥,便可觸及。

(1)使用拇指支撐技術或指尖以45°斜向內上方,透過菱形肌對上後鋸肌進行挖取式揉撫手法。從C7棘突、上2~3節胸椎棘突到第2~5肋的附著點覆蓋整個肌肉範圍。

用指尖鬆解上後鋸肌

(2)使用支撐的拇指、指尖或雙拇指技術,從內向外對頸髂肋肌、胸髂肋肌進行挖取式揉撫手法。

用雙拇指鬆解頸髂肌和胸髂肋肌

它們位於肩胛骨內側緣下面。將肩胛骨向タ外移,配合揉撫手法一起做有節奏的振動。手法應覆蓋肩胛骨下面的全部範圍。

(3)鬆解髂肋肌的另一種姿勢是患者仰臥,將前臂放在胸前。治療師一手抓住患者的肘關節,另隻手的指尖放在患者的髂肋肌上,進行從內向外挖取式揉撫手法的同時,拉動患者的手臂跨過胸廓。

5.鬆解上部肋骨處的頸髂肋肌和後斜角肌

解剖:頸髂肋肌、後斜角肌。

頸髂肋肌、後斜角肌

功能障礙:在頭前移姿勢下,這些肌肉會受到過度負荷而產生離心收縮。在頸椎損傷(如揮鞭傷)後,這些肌肉也會持續收縮,附著點會增厚。

體位

治療師體位:站立位,面對手法部位。

患者體位:側臥位或仰臥位。

揉撫手法

在肌肉附著點找到纖維條索感的部位時,使用後前向挖取式揉撫手法或者快速的橫向摩擦手法。將一隻手的指尖放在患者肩胛骨上角上方,另隻手固定肩胛骨。沿著胸廓表面,對第1~3肋上的後斜角肌和頸髂肋肌附著點進行一系列挖取式揉撫手法。

用指尖鬆解第1~3肋上的後斜角肌和頸髂肋肌附著點

與此同時輕輕地沿著手法方向移動患者的肩胛骨,使淺表的組織變得鬆弛,手法更容易滲透到深層。手法方向一開始是從上往下,然後改為從內向外,順著胸廓表面。

過程中治療師應不斷調整自身的位置以面對手法部位。手法操作範圍應覆蓋整個上部肋骨的後面和上面。

10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精液到底是由啥組成的?男人在家怎麼自測精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