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明代名醫-龔廷賢所著《萬病回春.血崩門》曾記載:“治婦人經脈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雜。面色痿黃……崩漏不止。”月經過多,如期不止,有的白帶也多,而與經血很雜,有貧血貌,腹中有淤血而合併感染,臍腹刺痛等症狀。“漏下日久骨亦枯”。失血過多,久而久之也會產生虛熱,此方專為血虛營滯兼有溼熱而沒,取養血而清火之用。方用:溫清飲治療。

溫清飲是龔廷賢用兩個古方組成的新方,四物湯和黃連解毒湯。四物湯溫補、養血活血,而黃連解毒湯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此二方的合方既溫又清,故名溫清飲,“為溫補養血兼清熱瀉火之獨特方劑,1+1>2,二者合方,其應用範圍廣泛。

常用於治療慢性頑固之面板黏膜疾患,特別是面板瘙癢症如:慢性溼疹、老年性面板瘙癢、皮炎、蕁麻疹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面板風癢的,一般要加些養血活血之品。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怎麼不用消風散呢,消風散有明顯的分泌物,是皮表有溼氣的表現,所以需要防風這種燥藥解除皮表的溼氣。因為,《黃帝內經》曰"風能勝溼"

四物湯有生血、潤燥、活血作用,為肝膽經之溫補劑,能改善慢性肝功能障礙;黃連解毒湯為肝膽之清熱劑,治療邪熱所致之肝功能障礙。一般出現眼睛乾澀,面板乾澀,面色萎黃或暗黑,即面板不清亮等症狀,都可以考慮使用溫清飲。從這個角度來講,又能美容養顏喔!

實驗證明,本方還可增強記憶,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針對病機,靈活用藥,熟地黃變成生地黃,白芍改成赤芍,側重於"滋陰養血或清熱涼血"。只要切中病機,符合"溼,熱,瘀,毒",每獲良效。

20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女性煩躁失眠,3味中藥可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