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提到月經不調,相信大多女性並不陌生,月經不調十有八九:痛經、經期提前、經期推後、月經量多、量少……相信這些問題90%的女性都遭遇過。很多人認為月經不調算不上什麼大毛病,因此並不把它當回事,時間長了,不僅調理越困難,而且囊腫、肌瘤、腫瘤也會趁虛而入,更年期症狀越嚴重,停經、絕經也越早,最終將“小問題”釀成“大病”!

最近,我收到很多患友關於月經問題的諮詢,月經不調可能跟受涼和情緒有一定的關係,大家平時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這兩點。其中,還有部分患者的月經問題是由其他方面的原因所引起,今天我也會跟大家分享我花十年心血對月經問題的研究成果,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有月經不調症狀的患者起到幫助!

圖源網侵刪

受涼

今年2月4日即立春,但是北方的春季氣溫較低,不時有寒流來襲,乍暖還寒,真正感覺到溫暖通常要到3月中下旬。

每到這個時節,不少愛美的女性想讓自己的腰部和腿部“瘦”出來,穿得單薄就很容易讓腹部和下肢受涼。殊不知,這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引起月經不調、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過早把棉鞋換為高跟的單鞋也容易讓下肢受涼。俗話說,“病從腳上起,寒從腳上入”,因此腳部也應注意保暖。腿腳著涼會造成腰痛、全身乏力,進而導致月經不調、閉經等病症。

所以“春捂”對於月經不調的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的患者朋友大多屬於寒瘀體質,體內的寒氣很重,春天到了尤其要注意保暖,不要在春天減衣服減的太快,一旦身體受涼不僅會出現月經問題,還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情緒

當人體陽氣不足時,易受溼邪侵犯,脾因溼困而致運化失職,出現易困嗜睡、精神難以集中、疲倦乏力、腸胃問題等,這些問題會影響肝的疏洩,一旦肝失疏洩、氣機鬱滯,便容易令人情緒異常或低落。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如肝失疏洩或情緒抑鬱不舒,均可引起肝氣鬱結。臨床表現多見胸痛、胸悶、脘脹、噯氣、婦女月經不調等症。

所以千萬不要讓壞情緒給我們的身體“添亂”,試著讓自己保持快樂,這樣我們離健康就又近了一步!

如果大家出現月經不調的情況,首先要考慮是否受到以上兩點因素的影響。寒流來襲等時間段一定注意保暖防寒,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及時疏洩體內的不良情緒,以遠離月經不調等病症的困擾。做好這兩點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女性月經不調的問題,但如果你想擺脫月經不調給身體帶來的各種危害,還是要從根源調理,希望下面的內容能夠幫助大家走出月經不調的困擾。

下面是我十年調經研究的精華所在。

我將月經分成七種型別,給你七把鑰匙,讓你自己對號入座,進行準確科學的分型分治。

一、月經期提前且量多

1.日常症狀:經期提前、經血量多、有血塊、並伴隨著腹痛和腰痛

2.宜發人群:產後、為了避孕,放置節育器、多次流產、經常服用避孕藥

3.特大危害:易患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容易血崩(大出血)

婦人有先期經來者,其經甚多,人以為血熱之極也,誰知是腎中水火太旺乎!先期者火氣之衝,多寡者水氣之驗,故先期而來多者,火熱而水有餘也;先期而來少者,火熱而水不足也。倘一見先期之來,俱以為有餘之熱,但洩火而不補水,或水火兩洩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

——《傅青主女科》

4.調經方法:滅火而不瀉水,清熱兼補氣血

很多中醫都認為“月經期提前且量多”是由於“血熱”造成的,所以開的方子就是瀉火的。結果呢?這一洩不要緊,導致水不足了,變成了月經期推後而量少!如果你開的方子把水火同時都洩了,就更嚴重了,甚至會導致停經,內分泌完全紊亂。只有傅青主一針見血地指出,是腎中水大火旺導致的!腎中水大火旺是什麼意思呢?就比如燒開水,壺裡的水很滿,火也開得很大,結果水一沸騰,就瀑出來了。

這個水就是身體的血,這個火就是身體積聚的熱量,腎中水旺火大,說明身體底子還是比較好的,所以治法是“少清其熱,不洩其水”,把火關小一點就行了,而不是用猛藥瀉火,要用“養陰清熱,涼血調經”的藥物,而非洩火洩熱之藥,更別浪費水,別去倒水,這樣月經就不會提前,更不會出血量過多了。如果當成血熱治,就會把火關到極小,把身體的熱量都洩掉了,這樣水就燒不開了,月經就容易推後甚至量少,也容易傷體質。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辯症思維,同一種症狀,兩種辯症思維,產生的是完全不同的結果。一個是抓住七寸,很輕鬆把病給治了,另一種是病越治越重。

二、月經期提前且量少

1.日常症狀:經期提前、量少、平時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經前便秘

2.宜發人群:子宮內膜發育差、曾經流產、不注意保暖、經常減肥者

3.特大危害:不孕、提前絕經、閉經、早衰

4.調經方法:補水而不洩火,水盛則經自調

傅青主女科認為,“月經提前,量少,是由於腎中火旺、陰水虧所致”。調理的要領是“不必洩火,只專補水,水足則火自消”。什麼叫腎中火旺、陰水虧?不必洩火,只專補水,水足則火自消是什麼意思?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燒開水,火太大,壺裡的水少了,快燒乾了,加水就可以了,不用把火關小,又加水又關火,身體一下就從熱變冷了,所以搞不好就變成宮寒痛經了。

很多中醫常用洩火補水的藥,多此一舉不說,還損耗身體的能量,患者到了冬天就手腳冰涼,甚至從月經先期量少變成宮寒痛經,本來只是月經提前量少,洩火,又大量用寒性的藥,再加上劑量把不準,一下子給人治成宮寒了。因此必須正確辯證,如調治不得法,當斷未斷,反受其亂。所以,治療月經提前且量少的要訣就是:壯水制火、滋水益經。

三、經前腹痛

1.日常症狀:經期前幾天就開始疼痛、經血中有紫黑色血塊、易上火、便秘、唇色黑、牙痛

2.宜發人群:多發於年輕女性

3.特大危害:不孕、卵巢囊腫、輸卵管堵塞

四、經後腹痛

1.日常症狀:月經開始以後腹痛,月經量少,月經淋漓不盡、經血偶爾夾雜血塊

2.宜發人群:更年期、患有婦科疾病、腎虛、雌激素缺乏的女性

3.特大危害:宮頸炎、子宮內膜異位、陰道乾澀、泌尿系統感染、月經性關節炎

4.調經方法:痛經型別分好類,方到病除調好經

痛經現在很普遍,電視廣告裡也有很多治療痛經的藥,用了這個藥一下子就不痛了,就好了。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很滑稽的事,因為經前腹痛和經後疼痛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成因。

經前腹痛是經不通,原因是“熱急而火不化導致肝氣鬱結”而作痛,所以有暗紅色色或紫黑塊的經血,經後腹痛屬於經不順,原因是“腎水虛引起的肝氣逆行”而作痛。所以經前腹痛和經後腹痛,用的方子就不一樣,不可能一個方子能夠同時治療經前腹痛和經後腹痛。

(1)經前腹痛——疏肝解鬱瀉火,理氣通經止痛

“熱急而火不化”是什麼意思呢?就像是用高壓鍋煮粥,火很大煮的時間又長,煮糊了,鍋底就會出現焦黑一團的糊粥,熱量散不出,鍋裡面的壓力也很大,年輕人身體火旺,才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大家都火旺,為什麼你痛別人不痛呢?因為你的熱量悶住了,堵在下面了,熱量淤積在哪裡,哪裡就會上火,但是淤積在子宮和輸卵管,就比較麻煩,而且是最痛的,比臉上上火長個痘可痛多了。所以,對於經前腹痛,應該“疏肝解鬱瀉火,理氣通經止痛”。就是把高壓鍋的鍋蓋開啟,把身體裡的火暫時關小,把身體裡淤積的熱量和淤血散一散,把經路開啟,通了就不痛了。

(2)經後腹痛——補益腎水,平調肝氣

“腎水虛引起肝氣逆行”是什麼意思呢?中醫講究五行,腎屬水肝屬木,正常應該是水生木,腎水滋養肝木,但是由於腎水虛,不僅不能滋肝木,還要倒抽肝木中的水供應給腎,這就叫逆行。逆則不順,所以作痛,而且肝氣逆行很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附件炎,也經常發生提前閉經的情況。這一型的關鍵在腎水虛,就是我們常說的腎虛,很多中醫一痛經就活血化瘀,經後腹痛是肝氣逆行而不是瘀堵,所以治療應該“補益腎水,平調肝氣”。

五、月經期推後

1.日常症狀:經期經常推後、經血顏色發黑夾雜血塊、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脫髮白髮、腰痠、小腹墜脹、睡眠質量差

2.宜發人群:經常口服避孕藥、曾經流產時刮宮、精神緊張、壓力大、少運動、虛寒體質

3.特大危害:不孕、神經衰弱、卵巢早衰、過早絕經、夫妻生活不和諧、月經性哮喘

4.調經方法:溫中補精血,則經調正常

婦人有經水後期而來多者,人以為血虛之病也,誰知非血虛乎!後期而來少者,血寒而不足;後期而來多者,血寒而有餘。然血既出矣,則成不足。”

——《傅青主女科》

月經推後而量少,是血寒而不足,後期而來多者,是血寒而有餘,一個是不足,一個是有餘,是有區別。但後面還有一句話,“然血既出矣,則成不足”。也就是說,月經量少是不足,但月經量大,出血多了,最後還是不足,辯癥結果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是月經期推後,這個方子都能解決。血寒而不足,就像是一年四季的秋季,既寒冷,又幹燥,有點蕭瑟的感覺,所以經血顏色發黑夾雜血塊,平時手腳不暖和,睡眠也不會太好。

一般中醫會按照血虛來治療,多用補藥,其實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春捂秋凍”,秋天不是最寒冷的時候,補過了,就會像秋天穿棉襖一樣,會捂出病來的,所以要補中有散、補中有洩,但是散不耗氣、洩不損陰。如果身體出現病變,比如宮寒不孕、卵巢早衰、過早絕經,那才是寒冬,如果只體現在月經上,調理要點在於溫經攝血、引火歸元。

六、月經期先後不定

1.日常症狀:月經週期紊亂、時而提前時而推後、失眠、胸脅疼痛、情緒壓抑、煩躁易怒

2.宜發人群:情緒容易緊張、工作壓力大、內分泌失調者、更年期女性

3.特大危害: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神經衰弱、頑固性失眠、心腦血管疾病

4.調經方法:氣血調和,經調雨順

月經先後不定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月經紊亂。傅青主女科對這種型別有一個診斷歌訣,是這樣說的,“經水先後無定期,肝經鬱結莫狐疑。治法宜舒肝之氣,子開其母亦隨之。”對病因診斷是非常肯定的,經水出於腎,肝為腎之子,肝鬱則腎鬱,肝舒則腎通。孩子鬱悶當媽的肯定鬱悶,孩子開心了,當媽的自然就高興了。因為是肝經鬱結所致,而肝主情志,多伴隨情緒壓抑、煩亂、精神緊張、失眠健忘,另外由於肝氣鬱結,容易產生瘀堵,患者也常伴隨胸肋疼痛、乳腺增生等症狀,如果加上體內有寒溼,就容易導致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和肝病。

圖源網侵刪

面對月經先後不定期,正確的方法就應該是肝脾腎同治,精氣血(水)並調。正如《傅青主女科》所說:“舒肝腎之氣,非通經之藥也;補肝腎之精,非利水之品也,肝腎之氣舒而精通,肝腎之精旺而水利,不治之治,正妙於治也。氣血調和則經自調。”

七、停經、閉經、提前絕經

1.日常症狀:55歲以前絕經,絕經後快速衰老,體質明顯變差,情緒異常低落

2.宜發人群:更年期女性、假性更年期

3.特大危害:骨質疏鬆、老年性陰道炎、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心臟病機率增高

4.調經方法:調肝養血經回春,經血有源不枯竭

中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是49歲多一點,而歐美國家的女性平均絕經年齡可以到55歲。這只是平均年齡,也就是說,歐美有一半左右的女性是在55歲以後才絕經,這裡面肯定有60歲以後,甚至70歲以後才絕經的人。

圖源網侵刪

西醫將絕經、閉經分型、分析得非常多非常細,如同迷宮,但如果從中醫綜合來看,則是肝經失調,而肝主情志,壞情緒是肝經失調的最常見原因,其次是疾病和藥物對肝經(內分泌)的破壞。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之本”。但是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精生血,血養精。只有腎精充足了,肝血才會旺盛,使血化為精,腎精才能充盈。精血化生有源,生命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陰陽肝腎氣血任何一個環節被破壞,都會出現月經停止的情況。因此傅青主女科指出,孤陽不長孤陰不生,要想停經後使月經回春,就要顧護腎精、滋補腎陰調肝養血,才能陰陽交感陽中求陰,陽中陰生經血自然化生有源而不過早枯竭。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為什麼有些老專家,看病不如年輕小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