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熱病分類

時過境遷,人類文明的發展,往往會伴發著多種疾病的滋生與氾濫(如以前少見的糖尿病、高血壓,現在成了常見病與多發病)。人類與疾病的鬥爭,往往是在不斷失敗中總結教訓。撞了南牆仍不回頭,那肯定是一根筋。提高療效,是每一個臨床醫生都迫切追求的目標。傳統方法治療無效,會使很多醫生困惑、迷茫,也肯定會鞭策著更多有識之士別尋他路。龐安時的“寒溫分治”論,劉完素的“六氣皆從火化”、吳又可的“溫疫”說、葉天士的“溫熱論”,薛生白的“溼熱論”……

所以我認為,溫病學說的興起並非偶然,也絕不是離經叛道。那些溫病大家,都是頂尖的傷寒高手,《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醫案》等可為佐證。

故外感熱病,大體分寒、熱兩端。而風為百病之長,為外邪致病的先導。外感熱病初起,往往兼雜者風邪作祟。

2.熱病治法

中醫在治療外感熱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治法。我於此打一比喻:人體如同一座防禦森嚴的城市,外感疾病猶如來犯之敵。外感熱病,可認為是人體正氣與邪氣的一次較量。

賊勢猖獗,氣勢洶洶,最好的辦法是分化、瓦解對方的戰陣,令其如鳥獸散去。故疏散法是外感熱病初起主要治法,“得汗”是外感疾病診治的著眼點。即《內經》所謂: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風寒,辛溫解表發散;風熱,宣肺開鬱瀉熱。前者常用麻黃湯、桂枝湯、荊防敗毒、九味羌活……;後者如銀翹、桑菊、梔子豉……溫病雖見汗出,但為邪熱內伏,迫津為汗,屬“邪汗”,我們的目的是求“正汗”。二者之區別,國醫大師李士懋先生有精彩的論述:邪汗特點有四:1.區域性汗出,往往是頭部或頭胸部汗出;2.陣陣汗出,往往是上部陣陣汗出;3.大汗;4.汗出熱不衰,脈不靜。正方是表解裡和,陰陽調和之自然汗出,其特點也有四:1.遍體皆見,頭、四肢、軀幹皆見汗;2.持續不斷,汗出可持續半夜或整夜;3.微微汗出;4.汗出而熱衰脈靜。

打仗無非三種結局:1.我勝敵敗;2.敵我膠著;3.敵勝我敗,治病也一樣。

第一種是最好的結果,疏散成功,敵人潰散。

第二種就比較鬱悶了,但還有補救的措施。如和解、益氣、扶陽、養陰、生津……,跟敵人談判的同時,提高自己戰力,以期最後取勝。

第三種是最麻煩的。敵人攻入了我方陣地,此時只能充分調動各項措施,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敵人展開巷戰,以期驅邪外出或就地消滅,如清熱、通腑、涼血……

其實還有一種結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邪氣已去,元氣大傷。敵人雖然被趕走,城市水源也汙染了,交通也不暢了,電力也不夠了……擱到我們身上,就是陰陽精氣、氣血津液都不足了,怎麼辦?那就還依據張仲景的方案——救逆。

3.熱病預後

所有疾病,無非好、差兩種結局,外感熱病也不例外。治之得法,有一部分會好,若治不得法或治雖得法而病勢沉重者,也不好治。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有很多死證、難治、不治等的條文論述,尤其在少陰、厥陰病篇,如294-300條,343-348條皆為此論述。後世溫病學派認為伏氣溫病、風溫重症、熱邪陷入心包或入營血等,皆為難治之症,死亡率是很高的,不信不妨看下史書上歷次瘟疫流行的後果。

4.治療體會

外感熱病當先分寒熱屬性,再辨夾風挾溼。寒者可見:表寒鬱閉(麻黃湯、荊防敗毒散),表寒裡熱(大青龍、麻杏石甘、九味羌活),陽虛表寒(麻黃附子細辛、再造散)。氣虛感寒(參蘇飲、人參敗毒散),寒熱並見(柴葛解肌)……熱者見肺熱鬱閉(銀翹、桑菊)、火熱內鬱(升降散、梔子豉、小柴胡),火熱內盛(白虎湯、清瘟敗毒),溼熱內阻(三仁、甘露消毒)……臨床觀察,初起屬寒者或寒包火者較多,治療較易,屬熱者相對少,但病情較重,不易建功,若與溼合,治療棘手。

寒熱當需分,方藥可靈活。如麻杏石甘湯可用於傷寒表寒裡熱,也可用於溫病肺熱鬱閉;小柴胡湯本為傷寒少陽主方,一樣可以用於溫病鬱熱內擾。

17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那裡”長了疹子到底是不是性病?不,有可能是對精液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