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據調查,催吐減肥群體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塑膠"催吐管"催吐,畸形的"美"滋生了相關產業,一些電商平臺上可以搜到大量出售"兔兔管"、"仙女管"的商家。

在電商平臺上,一組4根直徑11mm—13mm不等的塑膠膠管售價130元,據商家介紹,將催吐管插進胃裡,將食物從導管中吐出來,平均一個月可以瘦十幾斤,比手動催吐效果好,還沒有副作用。

對於陌生群體來說,光聽就讓人頭皮發麻,將長長的導管插入胃部,聽起來有些像做胃鏡,但女孩們催吐都是自己操作,沒有其他安全保障,且不說這樣催吐是否有其他問題,光插入導管這一項就讓人不免擔憂。

催吐對身心危害很大,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抽搐、癲癇以及休克乃至心臟驟停導致死亡等嚴重後果。今年26歲的小敏就是"催吐圈"中的女孩之一,她從小因身材問題受到歧視,在節食減肥中接觸到催吐。因長期暴食催吐,小敏的身體也出了問題,體內電解質紊亂,手腳會發抖,也有過昏厥的經歷。

催吐對大眾來說是一個聽著熟悉,但似乎距離自己很遠的詞彙,但實際上為了保持"瘦美"而選擇催吐的大有人在。圈內人將自己稱為"兔兔",取的是諧音"吐"的意思,而各種催吐方法在過去也以字母表示,如Zr、Sd、G,三個意思分別是自然(催吐);手動催吐以及導管。過去兔兔圈以拼音縮寫的方式來代替具體的催吐方式,為了是抵禦"圈外人"對催吐行為的好奇、窺探以及負面評價。

而對於兔兔們來說,也有人認為摳多了噁心反應會減弱,於是新型的"兔兔管"、"仙女管"開始在圈內風靡。催吐群體們明知插管可能損傷內臟、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插管時極易誤傷食道和胃部,但一心求瘦的兔兔們依舊選擇冒險。

進食障礙是一種病,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病,進食障礙包括厭食症、貪食症以及暴食症,並非所有兔兔都是厭食症患者,一些兔兔們一段時間後會意識到自己催吐減肥是病態,於是選擇暴飲暴食,但事後又忍不住開始催吐,暴食-催吐-暴食形成了惡性迴圈。

進食障礙者距離我們其實很近,有國外文獻報道,成年人終生患病率為4.6%(厭食症0.6%;貪食症1%;暴食症3%),發病年齡集中在12~35歲,其中又以女性為主。有團隊從心理、社會文化以及遺傳學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導致進食障礙發病的原因較為複雜,但可以確定的一點,社會因素在進食障礙的發病中有重要作用,以瘦為美的觀念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存在,而一些女性成為了"受害者"。

個體總有高矮胖瘦之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健康的審美觀念,胖未必就醜,而瘦到病態也美不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美不是絕對意義地侷限於胖瘦批判,而是健康為美。對於很多致力於減肥的女性來說,首先要確立的是正確的健康美觀念,身材協調體態健康就好。不健康的胖會影響一個人的外在心理和生理健康,但不健康的瘦同樣如此。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用手過度導致的勃起困難、遺洩怎麼辦?補腎更要補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