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過後作為秋季進入冬季的一個過渡節氣,是秋季中最寒涼的一個節氣。人的身體是小宇宙。此時,健康的人身體陽氣逐漸收藏到肚臍以下,下半身也增溫了。降到土裡的熱是要滋養植物的根基,降到身體的陽氣則是要滋養五臟。秋天最怕“陽氣不降”,不降則萬物失根,根基養不好,就別想明年春天會枝繁葉茂了。補冬不如補霜降,貼秋膘不如養脾胃!認為“秋補”比“冬補”更重要!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講,這時應適當進補,為迎接寒冬做準備。
秋補是“打底補”,相當於打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冬補才會有意義!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的生化之源,就是說,冬季進補能不能達到高效,關鍵在於脾胃是“受補”還是“不受補”,不先把脾胃養好,不然,進補後承受不了,就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現象
霜降後養脾胃,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出自《鍼灸甲乙經》,屬任脈,為胃經募穴,也是八會穴之一(腑會中脘),同時還是任脈、手少陽、手太陽、足陽明經的交會穴。中脘穴的位置在人體臟腑的正中,也是中焦的正中。
首先,中脘的位置很特殊,古人認為本穴位於胃部的中間,故稱為“中脘”。
如果從西醫角度來講,這裡可以和胃、十二指腸、脾臟、胰臟、肝臟等不少重要器官掛鉤。
所以,這個地方,是人體正氣與疾病的必爭之地,就好像一個軍事重地一樣,而中脘穴最重要的地方,就在於它和脾胃有很大的聯絡。
脾胃是我們的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於五行中屬土,具有生化、承載、收納的特性,脾胃就像泥土滋潤莊稼的成長一樣,滋潤著人體的成長。我們所吸收的食物,想轉運,都要由脾胃去運化,該化血的化血,該化氣的化氣。
所以很多醫家都說:“氣本於胃,血本於脾。”
道家說:“真一至,陽脘會,真一司靈。”所謂真一至,陽脘會。說的是陽池、百會、中脘。這句話就是說,這三個穴位,是人體靈氣的根本。
中脘穴是胃之募穴,是胃執行的靈魂樞紐,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我們知道,“胃喜暖惡寒”,對溫度十分敏感,最怕寒邪。所以刺激中脘穴,比較好的辦法就是用灸。俗話說,“家有艾火不求醫。”艾屬辛熱,灸之可補益胃陽,生髮胃經經氣。
灸中脘。灸的時間要長一些。當然,治療脾胃病,肯定不是一次能治療好的,所以脾胃之火,必須養。
霜降後腸胃病高發,不可不艾灸!
按中醫理論,霜降時段是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但就是由於脾功能過於旺盛,易致腸胃病發生,尤其是慢性胃炎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復發的高峰期!
深秋氣溫較低,難免吞入一些冷空氣,會引起胃腸黏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黏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胃腸黏膜的防禦屏障破壞,不僅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出現!
而天氣越是寒冷,越是要注重暖胃,而要想對付霜降時節高發的胃病,溫胃散寒就是最有效的辦法,而我們常說太陽是天之陽,艾灸為地之陽,所以當霜降腸胃虛寒時,不可不艾灸!
胃脹氣、慢性腸胃炎艾灸穴位:
脾俞、中脘、樑丘、偏歷、足三裡。
胃潰瘍: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樑門、陽陵泉。
十二指腸潰瘍取穴
加,胃倉、滑肉門、盲門。
記住,腸胃不好的人霜降一定要艾灸養胃!
腳底艾灸你以為只是祛寒?
中醫認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腳根。
四根的根本,是腳根。“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說明腳在人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雙腳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 明朝時期的藥王孫思邈,就曾將其長壽祕訣留於後代,即每天揉搓按摩腳底的穴位,尤其是腳底湧泉穴。
腳底這是人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對於中醫而言,他們認為腳底就是人體五臟六腑的交匯處,經常的按摩腳底,可以改善人們的身體,幫助人們更好的抵抗疾病,但是我們也知道有的時候按摩並不能完全的刺激到腳底,那麼怎麼辦呢?只好通過艾灸來刺激了。艾灸這是非常天然的保健方法,那麼艾灸腳底的作用是什麼呢?
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溫度較低,且與上呼吸道有密切的神經聯絡,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多種疾病。
艾灸腳底的作用
1、調和陰陽、平衡臟腑
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
艾葉性溫加之點燃薰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溼、調理氣血、宣痺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扶正陽氣、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7、其他各種亞健康狀況的改善關係。
艾灸腳上哪些穴位以及穴位的功效!
1、湧泉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主治疾病為: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
2、大敦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主治疾病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來亦被視為鎮靜及恢復神智的要穴。此穴位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3、太沖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線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為:肝臟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
4、行間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行間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後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邊緣。
主治病徵為: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臟疾病、腹氣上逆、肋間神經痛、月經過多、粘膜炎等。
5、太白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主治病症為: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6、崑崙穴
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或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疾病為: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症、腹氣上逆、腸結石、下痢等。
7、太溪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病症為: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溼痛等。
8、內庭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裡內庭穴位於腳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腳趾彎曲時趾尖碰到處。約第二趾趾根下約三釐米處。
主治症狀為:食物中毒、蕁麻疹等。
艾灸方法:溫和灸或者木質艾灸盒灸,肢體每次選2-3個穴位艾灸15-20分鐘,軀幹每穴艾灸30-50分鐘,由少到多,逐漸延長時間,一個禮拜內需休息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