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五穀養育了中華民族,老中醫為您講述:中華文化與五穀的淵源!

五穀養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主要標誌物是漁獵文化過渡到農耕文化,農耕文化的代表物即五穀雜糧。

對於五穀雜糧歷代有著諸多的解讀:“谷”是“穀”的簡體字,原是指有殼的糧食。如稻、稷(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五穀”這一名詞的最早記錄,見於《論語》。孔子帶著學生出門遠行,子路掉隊在後面,遇見一位老農,問他有沒有看到自己的老師,老農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五穀的意思是指五種谷。比《論語》更古的書,如《詩經》、《書經》等裡面,只有“百穀”,沒有“五穀”之稱。從百穀到五穀,是不是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呢?不是的。當初人們往往把同一種作物的不同品種一個個起上專名,這樣列舉起來就多了。而且“百”字在這裡不過是用來指多的意思,也並不是真有一百種。五穀這一名詞的出現,標誌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出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

《黃帝內經》中認為五穀即“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孟子》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穀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現在通常說的五穀雜糧,是指稻穀、麥子、大豆、玉米、薯類,而習慣地將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所以五穀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故通常認為,五穀是糧食作物的統稱。

後續文章主要介紹對中華文明起著主要作用、古代中原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粟、稷、麥、菽、稻。

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因時而異。稷、粟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故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稷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

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人們發明了石圓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致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稷相提並論。西漢時期的農學家趙過和泡勝之等都曾致力於在關中地區推廣小麥種植。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區種植,但最初並不起眼,然而卻後來居上。

唐宋以後,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據明代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佔十分之七,居絕對優勢。大麥、小麥、稷、粟等糧食作物,合在一起,只佔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麻已退出糧食作物的範疇。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糧食作物的行列時,又有些作物加入到了糧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紅薯、馬鈴薯相繼傳人中國,併成為現代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1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買橘子時,牢記這1點,保準桔子又甜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