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乳糖不耐受,喝牛奶拉肚子或肚子不舒服,沒關係,可以改為酸奶或者舒化奶。如果只是輕微的不舒服,也可以喝一段日子,很多人可以慢慢適應。
對於有防治骨質疏鬆需求的中老年人來講,這杯奶的作用功不可沒。因為它不僅能夠補充我們每天300mg左右的優質飲食鈣,還能夠補充一點VD這樣讓很多還沒得骨質疏鬆的朋友每天只需要再多吃些蔬菜豆製品,就能夠滿足每日800mg的鈣需求量。
但是對於已經步入老年(>65歲)的或者身患骨質疏鬆的人群,就算每天一杯奶,可能也難以滿足每天1200mg的建議鈣攝入量。因此他們中的很多人,需要科學補充鈣片了,並且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每天800-1200IU)
對於成年人,並不建議長期的每天2杯或者更多的奶製品攝入。一杯足矣。
當然,對奶製品過敏的朋友就不能喝了。
我只能說我的個人觀點:
醫學科普的參考最好是權威的國家指南,或者是符合循證醫學的證據資料。如果是單篇研究,不管是發在什麼權威的雜誌,應該儘可能的講清楚研究的人群,適用的物件,特定的環境,和可能的侷限性。否則,有可能以偏概全或者不符合實際情況。
研究嘛,我們都懂,幾乎哪一個觀點都能找出很多正方意見和反方觀點。只講正或者只講反的,都是不合適的,容易誤導大眾的。我們作為科普者,應該把當前確定的,主流的,官方權威的資料解讀給大家,如果存在爭議的觀念,最好是以分析觀點的形式解說,而非單純篤信一方且只傳播這一方的觀念,尤其當這一觀點顛覆現有觀念時,更應該慎重。
畢竟我們是醫生,有國家診療指南在那,太過造次的顛覆性言論,不合適。
科學允許爭議,但是科普不行。大眾需要的,是當前確定的東西。否則,就等確定了,再拿出來科普給大家好了。如果哪年真的推翻了之前的一些確定觀念,我也自然會及時給大家彙報。至少當前,在牛奶利弊方面,還不足以撼動它的有益健康的地位。
更請別拿暢銷書當做參考資料,甭管他是哪國專家寫的。
人家可能是為了利潤、銷量,修飾了之後說出來的內容。
咱們是為了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