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腦梗,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

就是因為血管堵塞,大腦氧氣、血液的供應中斷,導致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

腦梗的發病率極高,死亡率也僅次於癌症。但要注意的是,腦梗並不是一朝形成的,也是在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基礎病症的共同作用下"拖"出來的。

血管就像是生活中常見的水管,使用時間越久,血管(水管)壁上沉積的"斑塊"就越多,當血管堵塞小於70%時,人體一般沒有感覺,當堵塞超過70%時,會出現一些症狀,但這時血管堵塞已經很嚴重了。

血管的"成長週期":

0~12歲:血管非常健康,沒有沉積物。

12~30歲:血管中沉積物開始出現,膽固醇脂肪增加,要多加鍛鍊、注意飲食。

30~50歲:動脈粥樣硬化慢慢出現,主要原因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良。

50歲後:血管堵塞"爆發期",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肺栓塞等。

醫生警示:生活中這3種行為是血管堵塞的"加速器",儘早改

1:吸菸

吸菸是腦梗塞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

這是因為菸草中含有焦油、尼古丁、酚類、醇類、醛類等40種有毒、致癌的物質,不僅損傷血管內皮,還會減少血管中攜帶的氧氣量,血液粘度增加,促進血小板聚集,並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因此,建議大家遠離菸草。

2:熬夜

熬夜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常態。

但經常熬夜,會使睡眠減少,免疫力降低,記憶力下降,同時打破健康的生物鐘,使得神經變得衰弱。

經常熬夜對血管也會有一定的損傷,這會導致血管病變或血管痙攣,嚴重時會造成過勞死。

建議,晚上11點之前睡覺,保證睡夠7~8個小時。

3:久坐

久坐不動、常保持一個姿勢,很容易減緩血液迴圈,血液變粘;

同時,易導致身體相應的血管受到壓迫,從而減少血液流動。

在猛地起身或動作幅度較大時,會導致血管中"斑塊"脫落,隨著血液流向全身,引起血管堵塞,尤其是下肢靜脈血管。

因此,建議生活中每坐1個小時,就起來活動3~5分鐘。

"頭部"有4異常,說明腦血管"堵塞"嚴重

異常1:劇烈頭痛

突然發生頭痛,或頭痛的痛感、部位、分佈等發生變化時,都應該提高警惕,尤其是有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應儘早檢查,以免突發腦梗。

異常2:頻繁打哈欠、瞌睡

排出過度勞累後,如果經常打哈欠、感到疲倦,無論怎麼睡都睡不醒,可能是腦血管供氧、供血不足引起的。

臨床上,大約80%的腦梗患者在發病前5~10天會出現這種表現。

異常3:眼前一過黑

突然間眼前一過性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後或數分鐘就能恢復,或是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一般不留後遺症。

還有人伴有噁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這時要及時去醫院,警惕腦梗。

異常4:嘴歪眼斜

嘴歪眼斜是面部麻痺的典型症狀之一。

當臉的一側不受控制,這可能是腦血管堵塞,導致的面部肌肉異常。

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無意識流口水的現象。

生活中,防腦梗,做好4事

第1事:會吃

▪ 使用限鹽勺

使用限鹽勺,可以控制鹽分的攝入量,有助於調節血壓。

過量攝入鹽分,易促進血壓升高,血管痙攣,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中風。

建議成人每天食用鹽分<6克,包括除食鹽外所有的調味料中的隱形鹽分。

第2事:會喝

預防血管堵塞必須多喝水。但除了喝水,還可多喝些茶,有助於促進脂質分解、排出。

每天2-3杯玲雁花,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研究發現,玲雁花可減少脂質沉澱,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還可預防高血脂帶來的"中風",利於血管健康。

第3事:會排便

每天順利排便,對身體健康有益。

若是受便祕困擾的中老年人,在排便時,不要太用力,不要用力屏氣,避免使腦部血管壓力過高,誘發腦血管疾病發生。

手腳比較靈活的中老年人,最好選擇蹲姿,利於糞便排出。

此外,日常還可用手揉小肚子,促進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

第4事:會運動

若想身體健康,肢體柔韌,要堅持鍛鍊。

運動能促進體內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管內代謝廢物的排出,有利於保持血管彈性。

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騎單車、打太極拳、中快速交替步行等,每週運動3~5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常用款冬花泡水喝 對肺部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