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克里威20年法則”說起
“一旦精緻碳水化合物進入一個國家10~20年之後,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就會如期而至。”這就是著名的克里威二十年法則。該法則由英國醫學家克里威(Tomas L.Cleave)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該法則現已被美國哈佛科學家進行的哈佛健康膳食研究專案所證實。
如圖即為哈佛食物金字塔,金字塔由高到低是食物攝入量由少到多
糖、澱粉和纖維都是碳水化合物,不同的年代,人們對碳水化合物的認識不同。60年代的時候人們認為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因為他們每克的熱量還不到脂肪的一半;到了70年代,推薦低脂高糖類飲食;80年代時,碳水化合物由會使人變胖轉化為對心臟有益,因為糖不含脂肪。現在的研究越來越明確,碳水化合物類中的食物中,有很多是屬於高升糖食物的,比如,饅頭、白飯、炒飯、油條、拉麵等,這些都是高升糖食物,在“哈佛食物金字塔”中被放在了金字塔的第一層,攝入量應相對減少。
2、精細化食物與健康
1980年開始,糖尿病風潮在全世界開始盛行,全是因為我們飲食上的改變,我們的食物從天然的食物變為加工食品,主要是精米、精面及其製品。如今,超市裡擺放的林林總總的加工食品,多是精細化食物。食品包裝上常見的三種“精製”配料,因為成本低又可製造各種加工食品被廣泛使用,分別是精製澱粉、精製糖和便宜的植物油。然而,過度的精細化食物越來越被證實不利於健康。
2000年—2017年全球糖尿病地圖顯示,全球4.25億人罹患糖尿病,三分之一患者在中國。導致糖尿病的原因很多,長期食用過於精細加工的食物是其中之一。
2017年,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就發表了關於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的報告,中國肥胖人數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胖子最多的國家。《柳葉刀》在今年4月釋出了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分析,其中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存在三個問題:鹽太多、水果太少和全穀物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