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的趙阿姨說自己總是口渴,每天至少喝8杯水,但是還是不解渴,晨起後渾身無力,頭暈腦脹的,沒有精神,一直犯困。專家和她說,她是患上了代謝綜合徵。
代謝綜合徵是西醫上的一個名詞,在中醫學上,我們統稱它為“水溼痰飲”,百病生皆因痰在作祟。
由水—飲—痰這是一個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具體的症狀。
1、水
水是最清澈的一個表現,當它在體內堆積時,會有腹水、水腫等變化。
2、飲
平常吃過飯後,經常聽見肚子裡咕嚕嚕的響,這就是飲的表現。
3、痰
最主要的特性是粘膩性,我們肺裡、脾胃裡面經常會有。如果痰堆積會堵塞器官,出現中風等這類疾病。
尤其是陰雨連綿的雨季,空氣中溼度大,這個時候溼氣最容易入侵體內。如果吃多了寒涼食物,就會加重成為痰溼。
水溼痰飲的症狀
1、看身體
早晨起床後會感覺渾身無力、頭暈腦脹,沒有精神,身體裡面就像是有水一樣,溼氣重重的,渾身不利索,也不想動彈、就想睡覺。說明你體內有溼氣了。
2、看舌苔
刷牙時,觀察一下的舌苔。正常的人舌體是紅潤有光澤的,舌苔也是乾溼適中的。但是溼氣重的人,舌苔不僅厚膩,發黃,而且舌頭的兩邊會有齒痕。
3、看大便
晨起上廁所時,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出現大便不成形、還粘馬桶的現象時,就是體內溼氣重了。
水溼痰飲的原因
脾虛:是水溼痰飲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脾主運化,脾的運化功能不好,吃進去的食物不能正常的運化,一直堆積在體內,就形成了水溼。
肝脾不和:表現出食慾差、肋骨脹痛、腹瀉的情況。
心脾兩虛:脾有統血的功能,往往表現出氣血不足,失眠、渾身無力。
脾虛的調理方法
脾虛的調理方法,顧名思義就是把脾胃養護起來,增強脾胃健康。王主任建議我們透過食療的方法來改善。
1、苓提明水
【食材】
茯苓、薏苡仁、決明子、桑葉、荷葉、桃仁、蜂蜜、山楂、黃精
這幾味食材是中醫臨床上經常使用的食材,茯苓、薏苡仁都起到健脾祛溼的作用,而且有益於補充氣血,活血化瘀。
2、按揉穴位
足三里是我們身體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位於膝蓋下面三寸的地方,每天按揉50~80次,可以健脾胃,調中理氣。
3、用生薑、艾草泡腳
我們腳上有很多的經脈連線著脾胃,每晚睡覺前堅持用生薑泡腳,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也可以選擇艾草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