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據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研究顯示,我國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第二是缺血性心臟病,第三是肺癌。

作為頭號殺手,中風在中國的風險率達到了39.3%。相當於每10個國人,就可能有4人患上中風!

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以及無法避免的功能退行性疾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又如同鬼魅,不知藏於何處,也不知何時會撲上來,難免令人如芒在背,談之變色。

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這些病固然可怕,但若知己知彼,也確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做到可防可控。

當然,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建立在健康的生活習慣之上,這一點無需贅言。

不過對於更多的人而言,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是無法預期、無法左右的,這就更需要對自己的健康狀態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進而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健康調理方案,以期儘可能的調整到健康狀態。

今天聊一聊最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

在現代醫學理論和醫學實踐中,活血化瘀是心腦血管疾病領域的主旋律。

現代醫學認為,無論是腦梗還是心梗,其中重要的病理學特點就是:血栓,對抗血栓也成為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這其中最為常用的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是:阿司匹林。而當病症嚴重,阿司匹林的力量不夠時,還要聯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雙抗”血小板凝聚。無論在心腦血管疾病一級防禦還是二級防禦,阿司匹林都被廣泛應用,其龍頭位置無可撼動。

採用西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是目前最基本、最普遍的治療方式。

而在預防階段,或是病症平穩階段,很多人也傾向於採用中醫藥的治療方式。中醫藥同樣重視瘀,且幾乎所有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都是圍繞活血化瘀而進行。

補陽還五湯

對於更多的非醫學專業人士而言,對於專業醫生的學術理論、思維方式和治療方法幾乎是無法改變和左右的。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預防、或在正規治療之外的輔助治療上要有正確的思路和合適的方式。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並會為之採取很多的防範措施,有很多是正確的、值得效仿的,也有不少是不盡合理的。

三七、黃芪、水蛭、地龍、藏紅花、丹參等中藥飲片被大力推薦;魚油、磷脂等保健品曾風靡一時;安宮牛黃丸等中成藥被傳為神藥;還有網路上難以計數的偏方驗方,甚則納豆、輔酶Q10等洋貨也大受追捧。

這些方式方法合理嗎?正確嗎?而又如何才能更好的活血化瘀,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呢?

這需要對瘀有更深刻的瞭解。

但,瘀到底從何而來呢?

答曰:瘀從寒而來。

真武湯

不用中醫專業術語解釋,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人體偏熱,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加速、流暢;如果人體偏寒,人體的新陳代謝則會減緩、沉積。

所以秋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要遠高於夏季,凌晨寒氣最盛的時段發病率要高於其他時段,就是這個道理。

對人體而言,寒之傷害比熱之傷害要強百倍。盛夏烈日下活動一個小時也不會有大問題,但寒冬北風凜冽,著裝稍有不慎,三分鐘身體就會出現不適。

中醫常見的活血化瘀方式有:益氣活血化瘀、行氣活血化瘀、化痰息風活血化瘀,溫陽活血化瘀等,並隨之有相應的中藥和方劑。

而透過對本地人群的多年觀察來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十之八九是偏寒體質。

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點:

1、生活水平提高,夏有空調,冬有暖氣,四季不分,更疏於勞動和鍛鍊,看似健康,但體質卻偏差。如古語所言:尊榮人,骨若肌膚盛。

2、飲食不節、作息不規律,精神壓力大、恣食寒涼。

3、濫用西藥、濫用中藥清熱解毒藥物。

金銀花

所以在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時,在關注活血化瘀的同時,更要重視瘀背後的“熱”與“寒”。透過合理的運動、飲食、藥物,保護、提升陽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瘀”的問題。

在保護提升陽氣、活血化瘀的同時要注意三個問題:

1、體質千差萬別,瘀證有輕有重。治療應隨證選用不同的方和藥,藥力不足,難達病所,祛瘀過猛,易傷正氣

2、陰陽寒熱,互根互用,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轉化,過分的補陰補陽都會造成病症。糾正寒熱,調理陰陽才是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最基本的方法。

3、知我者莫過於己也,在諮詢正確的醫生獲得正確的方法之外,掌握一些中醫陰陽常識、基本未病防治理論,對於預防疾病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10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為什麼“飯吃七分飽”?原來還有這麼多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