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對身體最大的有害壓力是什麼嗎?
疼痛。疼痛不僅可以引起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可以引起心理上的不適感。
一、疼痛壓力透過交感神經活動引發心臟和血管功能障礙
急性疼痛刺激首先會刺激末梢神經中比較粗的Aδ神經。該刺激透過神經傳導,從脊神經根進入脊髓內部,在脊髓后角接受各種調節。
該刺激會在一部分脊髓中的側角被傳導至交感神經的神經元,交感神經的神經元興奮,該刺激脈衝從脊髓前根出來,使血管收縮,這是一種反射。血管收縮則血壓上升,血壓上升則心臟的工作量增加,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
此外,血管收縮血液的流量也會減少,即血管中的血液量減少,血液被壓至心臟及其附近的大血管中,造成心臟和大血管的負擔。血壓上升,心臟拼命要將血液送出,血壓會變得更高。
如血管變軟而有彈性則沒有問題,如因動脈硬化等因素造成血管硬化或血管壁有某些異常(如動脈瘤等),則該部分有時可能發生破裂。
疼痛會引起交感神經系統興奮還有另外一個機制。疼痛刺激會沿脊髓到達大腦,使大腦感覺到疼痛。當疼痛刺激被感覺為疼痛時,會刺激大腦邊緣系統,從而產生討厭的情緒(感情)。
大腦邊緣系統會進一步刺激位於腦底部下丘腦的自律神經中樞,增加交感神經的活動,造成全身的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的末梢會分泌兒茶酚胺。兒茶酚胺會作用於全身的血管而使血壓上升。
二、疼痛壓力使面板血流量降低
患有慢性疼痛患者,其疼痛部位的面板顏色不好。疼痛壓力使面板血流量降低的機制如下:
慢性疼痛刺激使末梢血流量降低、面板的溫度降低,稍有潤滑。這是因為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而造成血流減少。此外,交感神經興奮會促進汗水的分泌,因此面板變得溼潤。
也就是說,面板會變冷變溼。身體的一部分持續這種狀態時,面板的營養變差、逐漸變薄,從外觀看會覺得面板薄而發光。外傷等有時會造成身體的一部分發生這種病性狀態,將此稱為灼痛或複合性區域性疼痛綜合徵(CRPS)。除了外傷,其他疾病也會引起這種病態。
局部發生的交感神經緊張不侷限於區域性,範圍會逐漸變廣。區域性的疼痛刺激會造成相同脊髓高度(脊髓分節)的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
該反射逐步波及周圍的交感神經。疼痛刺激會沿脊髓上行,刺激腦底部下丘腦的自律神經中樞,造成全身交感神經活動緊張,導致心臟的疼痛與不安、緊張,稍許壓力也會造成全身或區域性的交感神經亢進。
特別容易受其影響的是心臟和面板的營養血管。因此,持續的疼痛不只對迴圈系統不好,對面板也不好。
三、疼痛壓力透過交感神經造成肌肉僵直
交感神經緊張造成末梢血流減少而氧氣不能充分供給、葡萄糖不能被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蓄積。乳酸等蓄積會過度刺激肌肉,使肌肉收縮異常。頭部、頸部痠痛以及腰痛、手腳的痠痛等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發生的。
透過擴張血管改善血流,這種症狀就會消失。當改善血流也無法消除症狀時,應考慮其他原因。透過疼痛刺激使肌肉過度收縮僵直時,也會刺激刺激交感神經,產生惡性迴圈。
肩膀痠痛、頸部疼痛和腰痛、頭痛(特別是肌肉緊張性頭痛)也是因為存在由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經緊張。反過來,交感神經緊張又會引發慢性疼痛,形成惡性迴圈。因此,需要儘早在某處切斷該惡性迴圈。
四、疼痛壓力會造成抑鬱症
疼痛的刺激會造成不愉快的情緒波動。不愉快的症狀持續會使該刺激從大腦邊緣系統傳遞到大腦整體,引發抑鬱症,其中慢性疼痛造成的壓力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此外,不安和壓力會提高肌肉的緊張程度,產生慢性疼痛(頭痛和肩膀痠痛、腰痛等),引發交感神經過度緊張。
身體的疼痛和抑鬱這種心理的疼痛會在大腦邊緣系統匯合並擴散到腦整體,進一步助長抑鬱狀態,成為神經焦慮症的原因。大腦邊緣系統與自律神經中樞有密切的神經聯絡,會引發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和交感神經的緊張狀態)。
抑鬱產生的原因包括由生離死別造成的心理傷痛、人際關係壓力、工作失敗引起的心理傷痛、環境的巨大變化引起的壓力等,當在此之上附加身體的痛苦時,其壓力更是倍增。
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MGH)的調查表明,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多少都有某種抑鬱症,抑鬱症會加劇慢性疼痛。也就是說,疼痛是不愉快的感情狀態,而不愉快的感情狀態會使疼痛加劇,兩者是無法切割的關係。此外,患有慢性疼痛的人患神經疾病的機率是普通人的3倍。
馬約診所的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中多數都患有某種慢性疼痛,特別是頭痛和背部疼痛。因此,當疼痛是抑鬱的原因時,應把治療的焦點放在去除疼痛上;當疼痛的原因是憂鬱時,應綜合治療疼痛;當併發疼痛和抑鬱症時,需要兩者同時治療。
五、疼痛會被記住
在神經科學領域中,神經的可塑性( plasticity)這個說法經常被使用。在學習和記憶的機制中,神經的可塑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疼痛持續時,連傳導疼痛的末梢神經(第1級神經元)受體都會發生變化,因此在脊髓和腦中的突觸部(神經與神經連線處的縫隙,進行神經的化學傳導)發生的化學傳導也會產生變化,由此神經網路(神經的網狀結構)得以再構建,病性神經活動得以持續。
如上所述,疼痛的記憶是在人體中較早期產生的。
在這些研究中,產生了先行鎮痛的概念,此概念在臨床中也得到了應用。例如,為了控制手術操作引起的疼痛刺激,使術後不發生疼痛,在手術前就應進行強力的鎮痛處置。
研究發現疼痛會被記憶在脊髓、丘腦、大腦邊緣系統的前扣帶回部分,特別是在神經源性疼痛中,該病與疼痛緊密相關。此外,使神經化學傳導物質中的穀氨酸受體敏感的,是腦由來神經營養因子(BDNF)等)。BDNF是腦神經營養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同時與抑鬱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相關。
由此可見,疼痛需要在早期阻滯,即疼痛的治療也是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