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虛寒,腎陽不足會導致什麼?
小腹即感墜脹,尿尿無力,沒用痛感,且時常自感心悸氣短,腰痛,下肢痿軟而畏冷,這些都是腎陽不足的表現。
在中醫裡這是氣虛癃閉的表現針對氣虛癃閉中醫有很好的作用,但因患者年歲大,腎陽久虛,一時也難治療痊癒,辯證用藥上我們只有遵循益氣溫陽,效果就會非常明顯。
裴某,男,69歲,商人,每欲小便時,發脹,尿不能出,需待10~20分鐘之後方涓滴而下,病已月餘,近來尤甚,伴見。脈細弱,舌淡,苔薄白。綜合分析脈證,
治宜溫陽行水。處方:熟附子 ,白朮 ,黃芪,黨參,川芎,炙甘草,桂枝,巴戟,鹿角膠,茯苓 ,白芍 ,生薑 。水煎服。8劑後已倍覺舒適,已無墜漲感,尿也比之前利索。腰痛,心悸症狀也明顯改善。
藥效解釋能感覺明顯的變化就是因為用了益氣溫陽藥物,如熟附子,桂枝,鹿角膠,這些補火助陽且溫通筋脈,人體的推動力就會強,包括心陽,心養足,氣血供能就足,體質也會增強,防止提前衰老。
川芎、黨參,黃芪,補氣行血,作為臣藥有輔助推動的作用,炙甘草配合桂枝能溫通心陽,且能中和藥性。巴戟為補腎壯陽,改善腰痛和提高腎氣。白朮,茯苓健脾利水,白芍,生薑收斂得當,陰陽調和。
體質不同者可對症加減。
總結:中藥調理不用複雜,藥物精簡,藥性精通,用藥才會精準,治病也就快了。用藥也得結合體質,不是遇到一樣情況的就開同樣的處方,這樣沒有按體質辯證的調理,就會導致誤治了。
#健康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