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地域不同,習俗也不同,北方人到了冬至這一天,會吃熱騰騰的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老人們常說,吃餃子有“消寒”之意,打小我就長聽這句話, 南方人則會吃湯圓,宴飲祭祀,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以祈求多福多壽,冬至過後,在飲食上來說,我們也應該進行調整,儘量多吃牛羊肉,帶有滋補性的食材,以保持體內熱量,抵禦嚴寒的侵襲,除此之外,還有 這“5最”要熟知,關係到你我的健康,為了家人不妨看一看。
一、最後一個節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冬至節氣過後,緊接著就是元旦了,冬至是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小寒和大寒處在2021年,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始於冬至,終於大雪,“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是祖輩們智慧的結晶,它能更好的幫助我們農耕、氣象、作業等,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在此之後向北移動,迴圈往復,開始下一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http://timg.juduo.cc/2020/12/f665a9490d724243baa1fc4d31538e92.jpg)
二、夜晚最長的一天
到了冬至這一天, 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會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到南迴歸線上,這條線又稱為冬至線,此時會產生一個有趣的現象,白天會變得最短,夜晚會變得最長,這是整年中,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會逐漸向北部移動,迴歸到正常點,這一天正好和夏至相反,夏至是白晝時間最長,夜晚時間最短。
![](http://timg.juduo.cc/2020/12/dbf5a3c33921460db6aadd8c9d9f7552.jpg)
三、最冷的季節開始了
冬至以前的溫度,還不算最冷,從冬至以後,寒冷才算正式開始,“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民間歷來就有“數九”的說法,數九,是古人們計算節氣的一種方式,九天是一個頻率,總共重複九次,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過完這八十一天,春天就到了,一般“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當數到九個“九天”時,寒意也就消失了,“九盡桃花開”,天氣也就暖和了。
![](http://timg.juduo.cc/2020/12/71db2c4c22c0415389a93fef72003692.jpg)
“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養生最佳時機
人們認為,氣始於冬至,冬至是養生的最佳時節,“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多吃些溫補助陽的食物,例如羊肉、山藥、蓮子、牛肉等,增加體內的熱量,抵禦嚴寒的侵襲,每到冬天,羊湯館的生意就變得異常火爆,民間崇尚冬至進補,多吃點富含油脂的食物,可以補充消耗的體力,對身體非常有好處。
冬至過後,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景象,人們出行應時刻注意安全,到了冬至這一天,在忙也別忘了吃一碗餃子,為了家人的健康,羊肉再貴也要捨得吃,溫補抵禦嚴寒,家人吃的健康,我們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