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1.什麼是膝關節後外側結構?
隨著膝關節損傷的增多,它的複雜結構及損傷後的診治手段都逐漸被人們所瞭解,在前後交叉韌帶、 內外側半月板等重要的結構及它們損傷後的診治手段被熟知的同時,人們逐漸發現一個曾經一度被忽略的重要結構——膝關節的後外側結構。
膝關節後外側結構(posterolateral structure,PLS),又被稱為後外側角(posterolateral corner,PLC)或後外側複合體(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其對於防止膝關節過度外旋、內翻以及對於脛骨近端的穩定作用,逐漸被認識到,同時後外側結構損傷的治療,對於前交叉韌帶或後交叉韌帶損傷的重建手術能否成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2.應用解剖
在Seebacher等人的研究中,將膝關節後外側結構分為三層:
第一層包括外側筋膜、髂脛束和股二頭肌;第二層包括髕骨外側支援帶和外側髕骨股骨韌帶;第三層包括外側副韌帶(LCL)、膕肌肌腱複合體(POP-T)、膕腓韌帶(PFL)、豆腓韌帶(FFL)和弓狀韌帶(AL)。
第三層結構即通常所討論的後外側角(PLC)。膕半月板纖維束,外側半月板后角以及後外側關節囊也參與構成後外側角結構。因其存在解剖差異,所以較為恆定出現的結構有外側副韌帶、膕肌腱複合體、膕腓韌帶,在維持膝關節後外側結構的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
2.1外側副韌帶(LCL)
起點位於股骨外上髁, 在外上髁突起的近側1.4mm,後方3.1mm處。 止點位於腓骨頭外側, 距前緣8.2 mm,腓骨莖突前下方28.4 mm。總長約70 mm。 主要功能:1.防止膝關節內翻 2.輔助防止脛骨外旋和後墜。
2.2膕肌腱複合體(POP-T)
起自脛骨近端後內側,止於股骨外側髁 向外上方走行,肌腱為膕肌腱,其止點位於LCL股骨外髁附著點前下方。 膕肌腱平均長度為54.5 mm。在腱腹交界處發出膕腓韌帶 膕肌肌腱複合體與膕腓韌帶的肌性結構起點在脛骨後側,腱性結構起點在腓骨聯合止點附著於股骨,從而形成連線股骨、脛骨、腓骨的"Y"形結構。
主要作用:阻止脛骨後移、 內翻伴隨旋轉外旋
2.3膕腓韌帶(PFL)
向外下走行止於腓骨莖突後內側。膕腓韌帶由膕肌肌腱複合體發出, 可分為兩束。前束由膕肌腱腱腹交界處發出,止點在LCL腓骨止點內側,位於腓骨莖突尖前內側遠端2.8 mm;後束由膕肌腱發出,止點位於腓骨莖突尖後內側遠端1.6 mm。
3.PLS損傷的分型
目前, 對於PLS損傷的程度的評估主要有針對膝關節內翻不穩的Hughston分度和Fanelli分型。
Hughston分度:在屈膝30°內翻應力下與對側膝關節比較,膝關節外側張開0~5 mm為Ⅰ度,6~10mm為Ⅱ度,超過10mm為Ⅲ度。
Fanelli分型: A型:屈膝30°時,外旋增加10°,無內翻不穩, 明膕腓韌帶、膕肌腱損傷。B型:屈膝30°時,外旋增加,Ⅰ~Ⅱ度內翻不穩,但有硬性終止點,表明膕腓韌帶、膕肌腱撕裂,外側副韌帶部分損傷。 C型:屈膝30°時,外旋增加,Ⅲ度內翻不穩,且無硬性終止點,表明膕腓韌帶、膕肌腱、外側副韌帶撕裂,可能合併交叉韌帶損傷。
4.PLS損傷的診斷—臨床表現
急性損傷期:膝關節後外側區會出現廣泛性壓痛。
①膝關節旋轉不穩定, 上下樓梯時出現打軟腿現象;
②內翻不穩定則表現為下肢力線及步態異常,靜止站立時膝關節呈不同程度的內翻狀態, 行走呈典型的內翻外伸步態;
陳舊性損傷期:
① 疼痛
② 過伸不穩定感(直立、行走、下樓梯)
5.後外側結構損傷的治療
保守治療
對於按照Fanelli分型的A型和B型PLS損傷, 預後較好, 可行保守治療。 膝關節伸直位制動3~4周, 在此期間可進行直腿抬高訓練, 之後可以逐漸開始被動關節活動, 疼痛能忍受時患肢部分負重, 6~8周時可以開始" 閉鏈式運動"(closed chain exercises) 功能鍛鍊,10周內不做緊張膕繩肌的功能鍛鍊。 12~14周可以進行主動活動及力量練習。
手術治療
適應證: ①Fanelli分型的C型PLS損傷; ②內翻應力試驗外側關節間隙增大超過10mm,屈膝30°外旋活動增加超過10°。
手術時機選擇:在PLS損傷後應及早行一期手術,手術時間不應超過損傷後3周,以防區域性瘢痕形成,不利於手術操作。對於3周內的PLS損傷,我們稱之為急性損傷,超過三週的PLS損傷歸屬於陳舊損傷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