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我們人體必需營養素,很多人看到它就會覺得“咦,油膩膩”,我們在很多營養飲食食譜中看到,為了防止體重增加、預防心臟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都會建議少吃或不吃食物中的脂肪。
但其實對於正常飲食來說,一些好的脂肪不僅能降低膽固醇水平,保持健康,同時還有以下重要功能:
·給你能量
·保持身體溫暖
·建立細胞
·保護器官
·幫助身體從食物中吸收維生素
·製作有助於身體正常運轉的荷爾蒙
脂肪有好有壞,關鍵是在飲食中學會識別它們,同時和其他營養素保持膳食平衡。
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是健康脂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則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它們之間的差異就在於化學結構,所有的脂肪都是由碳原子鏈組成,這些碳原子和氫原子相連(或鍵合)
說明:
1.在飽和脂肪中,碳原子完全被氫原子覆蓋或“飽和”,這使它們在室溫下為固體。
2.在不飽和脂肪中,更少的氫原子與碳原子結合,這些脂肪在室溫下為液體。
飽和脂肪
如果你經常吃這些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可能會提高體內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壞膽固醇的含量,從而堵塞你的血管、心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或心臟病。
(椰子油)
我們在哪些食物中可以發現飽和脂肪,主要來自動物油脂和全脂奶製品:
·紅肉,如牛肉,羊肉和豬肉
·全脂奶製品,如牛奶,乳酪和冰淇淋
·牛油、羊油
·棕櫚油和椰子油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
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卡路里不超過每日卡路里的5%或6%。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吃2,000kcal的熱量,應將飽和脂肪限制為120kcal或13克。
不飽和脂肪
不飽和脂肪主要來自蔬菜,堅果和魚類。它有兩種形式,一種叫單不飽和脂肪,另一個叫多不飽和脂肪。
(葵花籽油)
含有單不飽和脂肪的油,在室溫下是液態,在冷藏時就會變成固態,這些食物包括:
·牛油果
·橄欖油、菜籽油和花生油
·杏仁、榛子、山核桃和其他堅果
含有多不飽和脂肪的油,在室溫和冷藏時都是液態,比如這些食物:
·亞麻籽,玉米,大豆和葵花籽油
·核桃
·鮭魚,金槍魚和其他脂肪魚
多不飽和脂肪又分為兩種型別:omega-3和omega-6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有三種形式:
·二十碳五烯酸(EPA),主要存在於魚類中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也主要存在於魚類中
EPA、DHA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不僅能夠對我們的大腦功能起著重要作用,還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服用omega-3補充劑可能就沒有啥效果。
(鮭魚,又名三文魚)
想要在飲食中攝取足夠的omega-3脂肪酸,建議你每週至少吃兩次鮭魚,鯖魚和鯡魚之類的魚。
Omega-6脂肪酸,你可以從綠色蔬菜、種子、堅果和植物油等食物中發現,大部分人在平時飲食中已經攝入了足夠的Omega-6脂肪酸,所以不用擔心自己吃不夠,倒是剛剛提到的omega-3脂肪酸要有意識多吃。
反式脂肪
在一些動物性食物中,天然存在著少量的反式脂肪,比如肉和牛奶。
但是大多數反式脂肪則是在工業加工生產過程中製作新增的,比如在液態植物油中新增氫催化,使它在室溫下保持固態,延長儲存期限。
常見的氫化植物油有: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
在食品加工中,食用氫化植物油,可以讓食物吃起來更加酥脆,不油不膩,口感好,比如這些:
·油炸食品,如炸薯條
·蛋糕、餅乾、甜甜圈和其他烘焙食品
·人造黃油
·微波爆米花
·披薩
反式脂肪雖然吃起來味道不錯,但對我們的健康卻是大大的壞。這種不健康的脂肪會提高壞膽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臟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不僅如此還會降低好膽固醇。
更明智地選擇和食用脂肪1
閱讀食品標籤
在挑選食物的時候,學會檢視食物包裝背後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是否含有氫化植物油、起酥油等配料。
同時看一下它的卡路里含量以及脂肪含量,還要注意檢查它計算的份量,有的別看脂肪少,可能只是按照30g的份量來計算的。
2
無脂低脂不代表健康
有時候包裝上寫著無脂低脂,就會受到減肥人士的追捧,實際上這樣的食物一般吃起來口感不太好,商家可能就會加入其它成分,比如糖、鹽、增稠劑等,熱量就會蹭蹭蹭往上升。
如果一味看商家包裝宣傳,可能就會被欺騙,不僅不能減肥,還不健康。
3
少吃動物性食物
不管是豬肉、牛肉,還是豬油、牛油、黃油都是飽和脂肪大戶,平時最好選擇魚肉或植物油。但植物油中,也要注意椰子油和棕櫚油,它們的飽和脂肪已經快趕上動物油啦。
4
飲食多樣化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和粗糧,這些食物可以讓你長時間保持飽腹感,而且卡路里通常較少。燕麥,蔬菜和水果也含有可溶性纖維,有助於人體降低血液膽固醇。
脂肪不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飽和脂肪雖然“壞”,但是一兩個月吃上幾回也沒事,關鍵是不偏食、不挑食,營養均衡,啥都吃點,啥都不多吃才行哦~~
撰稿 | xue姐吖
排版 |小魚兒遊
美句分享:事情要慢慢做,人也要慢慢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