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我國的發病率一直都居高不下,它在所有癌症排行中排在第四位,但死亡率卻已經上升到了第二位,我國肝癌患者五年內的總生存率,甚至是還不足13%!
中國肝癌病發率如此之高,其實離不開一個問題:乙肝!
這的確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乙肝已經在我國消失了。
事實上我國現有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仍然有7000萬左右,而慢性乙肝的患者則達到了近2000萬人,這一資料之龐大,依舊不能讓人放鬆警惕!
有8成的肝癌,都是從乙肝引起
在我國臨床上,所有的肝癌患者中有超過80%患病都和乙肝有關。
通常情況下,10~30%的慢性乙肝患者,如果沒有積極進行治療,5-10年內就可發展為肝硬化。而5-10%的肝硬化患者,在經過5-10年的時間,就可逐漸演化為肝癌。
不但如此,還有部分乙肝患者,在肝炎發展的過程中,肝硬化甚至會和肝癌同步出現。
從乙肝到肝癌,僅僅只有四步的距離:慢性乙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除了乙肝因素之外,有兩種食物也是推動肝癌發展的兇手:
1、發黴變質後的食物
根據我國肝癌地圖顯示,肝癌的重災區大部分都在常年潮溼、沿海地區。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這些地區氣候潮溼,非常不利於糧食儲存。
而部分朋友在發現糧食、堅果等食物發黴後,都錯誤的認為只要將黴變的斑點去除。在經過暴曬、高溫加工後,同樣也可以食用!
殊不知,發黴變質的糧食、含澱粉較高的食物,黴變後會產生一種名為“黃麴黴素”的劇毒物質,它屬於1類致癌物。
由於肝臟就是機體解毒和代謝器官,所以黃麴黴素會隨著血液迴圈進入肝臟,給肝細胞造成致命性損害,1mg黃麴黴素就已經達到了致癌劑量!
而且,黃麴黴素對高溫非常耐受,普通的消毒櫃、開水滾煮、陽光暴曬根本不足以將黃麴黴素殺死。
即便是大家將黴斑去除,黃麴黴素也早已經滲透到了食物內部中。
2、酒精
除了沿海和潮溼地區外,我國飲酒量較大的城市,也是肝癌的重災區。
酒精和黃麴黴素同屬於一類致癌物,它在進入機體後,需要透過肝臟分解和代謝。
而在其代謝的過程中,酒精又會對肝臟細胞造成損傷、抑制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久而久之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而肝硬化恰恰就是肝癌出現的主要危險因素。
除此外,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容易損傷健康的肝臟細胞、誘使肝細胞基因改變表達,越是常年酗酒的人,後期患肝癌可能性也就會越大。
除了以上幾個因素之外,盲目輕信偏方、在沒有醫生指導下胡亂用藥,也是造成肝損傷的因素之一。
特別是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對肝臟傷害最大,有近35%的肝癌樣本中,都表明是馬兜鈴酸誘導了基因突變,因此這也是我國肝癌病發的因素之一。
因此,肝很重要,若真的損壞,你拿什麼來代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