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林子老師談養生:冬至艾灸的功效與好處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既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這天《易經》有"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之說。“後不省方”的“後”是君主,“省方”:巡視四方。意思是說這一天黑夜最長,陰氣最重,是最接近"死亡"的一天,宜“閉關靜攝,以迎初陽。”

冬至的陰陽交替對應著《周易》中的復卦,復卦是震在坤下,這個“震”就是陽氣初生,其卦象是一陽初生,五陰壓迫,可見陽氣非常微弱。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糜角解——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由三候可見,天地有靈,世間萬物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陰陽升降。

所以在冬至這個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陽氣初生時,就像農民育苗,女人懷孕一樣,需小心呵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人只有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益壽之目的。

此時要如何保護陽氣、激發陽氣呢?

節氣灸---冬至

艾灸是中醫上一種重要的保健治療方法,其有節氣灸的說法,因此每逢冬至時期有很多人都會進行艾灸,但冬至具體什麼時候艾灸最佳呢?

一:冬至艾灸的最佳時間

一般艾灸養生最好的時間是上午10-11點;下午2-4點為宜。

艾灸最好的時間點是在白天日出以後,因為這個時候,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生髮,如果這個時間艾灸的話,身體可以順著天地之陽氣上升的趨勢走,可以說事半功倍,像有一些陽虛、氣虛質的人,表現出手腳冰冷,免疫力地下、大便不成形,效果就更為理想。

另外還可根據自身不同的病症來選擇艾灸的最佳時間點,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施灸,因為這個點是脾經的執行時間;又如中醫認為下午的5點到7點是腎經當令的時辰,所以經常在這個時間段艾灸,可有效緩解腎虛的症狀。

二:冬至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1、溫中散寒

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葉,艾葉性溫熱,在身體穴位上做此養生療法,可以疏通經脈,同時為身體積蓄陽氣,避免冬天三九天時身體因陽氣不足而被寒氣所傷,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

2、調理身體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常常會有亞健康的狀態,立冬時,氣溫變化較快,此時身體容易出現隱痛舊疾,做艾灸可以糾正身體臟腑陰陽不平衡的情況,疏通淤堵的經脈,有以膚固表、以表託毒、以經通髒、以穴驅邪和扶正強身的作用。

3、疏通經脈

很多人喜歡低頭玩手機,長久坐著不動,久而久之,脖頸、腿部等經脈會出現淤堵的情況,讓人覺得痠痛僵硬,而立冬進行艾灸有促進氣血流通、疏通身體經絡的作用,還能調和身體脾肺器官的機能、健脾和胃,具有不錯的保健養生作用。

4、改善便秘

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有的人做艾灸時,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加上做完艾灸後要大量喝水,有利於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在冬至時進行艾灸可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幫助改善便秘。

5、補陽益腎

身體的督脈、膀胱經、帶脈都會循行於腰部,如冬至艾灸艾灸腰部對這些經絡都有溫通作用,俗話說“經絡通則百痛不生”,而且腰部有命門、腎俞、腰陽關等補陽益腎的大穴,所以艾灸腰部可以很好的補陽益腎功效。

三:冬至艾灸灸哪裡

保健穴:中脘、神闕、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風門、命門、腎俞、湧泉。

艾灸可以激發體內陽氣。充盈的陽氣,能提升我們的臟器的運轉能力,並宣發到體表以抗寒,多用於虛症、寒症、陰症為主的疾病,如冬至保健艾灸推薦上述穴位,如灸中脘、足三里,可使胃氣常盛,氣血充盈;灸氣海、關元,可以振奮一身陽氣,使人精力充沛,增強抵抗力。

四:8種人千萬不能艾灸

艾灸並非人人適宜,如以下8種人則不宜艾灸:

1、陰虛陽亢,邪熱內盛,熱症和實症不適合艾灸。

2、熱性體質(口腔潰瘍、膿包、怕熱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高熱病人、大飢大飽、過度疲勞、身體紅腫、面板過敏者不適宜用艾灸。

4、高血壓患者病情突發時不宜艾灸,比較穩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壓,再辨證取穴。

5、體內有金屬埋件者,謹慎艾灸。

6、良性腫瘤需要辯證施灸,惡性腫瘤不建議艾灸,以免導致熱血妄行。

7、心臟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陰、乳頭等嬌嫩部位不能灸(僅針對傳統艾條施灸,灸大夫隔物灸儀系列除外)。

8、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

西安坤元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13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何必去賴奶茶呢?